逆袭马斯克成全球首富!81岁甲骨文创始人凭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11 14:34 浏览量:5
2025 年 9 月 10 日,金融市场仿佛被施了魔法,甲骨文公司的股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单日飙升 36% 。这一涨幅可不得了,创下了自 1992 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直接让甲骨文的市值暴增 2440 亿美元。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一夜之间暴涨 1010 亿美元。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排行榜上,他以 3930 亿美元的身家,短暂地超越了马斯克(3850 亿美元),成功登顶全球首富的宝座。虽然在收盘后,他的身家稍有回落,但这场 “一日首富” 的精彩逆袭,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投资者们也都炸开了锅。
说起马斯克,那可是在全球富豪界风光无限。自 2024 年他重新夺回全球首富的宝座后,就一直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长达近一年的时间。然而,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这一次崛起,打破了马斯克的垄断局面。过去一年,拉里・埃里森的财富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涨幅高达 160%;反观特斯拉的股价,却在同期下跌了 14%。这样一涨一跌,使得两人的财富差距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在 2024 年初,马斯克的身家还比特斯拉创始人多出 1200 亿美元,可到了 2025 年 9 月 10 日这一天,拉里・埃里森却凭借甲骨文股价的暴涨,成功实现反超,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 “逆袭传奇”。这一事件也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富的格局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没有人能永远稳坐钓鱼台 。
甲骨文股价之所以能够一飞冲天,背后的核心动力来自于一份堪称 “史诗级” 的合同。2025 年 7 月,甲骨文与 OpenAI 签订了一项震惊全球科技界的协议:未来五年,甲骨文将为 OpenAI 提供价值高达 3000 亿美元的算力支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平均下来,每年的算力供应价值达到 600 亿美元,相当于 OpenAI 2024 年全年营收的整整 6 倍 !这份协议的签订,被业界视为甲骨文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一次重大战略布局,也标志着这家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数据库巨头,正向着 “AI 算力之王” 的新身份大步迈进。
消息一经公布,市场瞬间被点燃。投资者们仿佛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纷纷涌入甲骨文的股票,推动其股价在短时间内飙升。在科技行业,算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强大的算力是训练和运行先进 AI 模型的基础。OpenAI 作为全球 AI 领域的领军企业,对算力的需求堪称海量。而甲骨文能够拿下这份超级大单,不仅证明了其在算力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其未来的营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如果说 OpenAI 的订单是一剂强心针,那么甲骨文自身云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则是其股价持续攀升的底气所在。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收入同比激增 45%,达到了 56 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超市场预期,让不少分析师都大跌眼镜。更令人惊叹的是,公司的剩余履约义务(RPO),也就是已经签订合同但尚未确认为收入的金额,飙升至 990 亿美元。这一数据预示着,在未来三年,甲骨文的云服务收入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跑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飙 。
行业分析师指出,甲骨文能够在云业务上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其前瞻性的布局。在英伟达芯片短缺,全球算力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甲骨文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它通过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构建起了自己的算力帝国。据悉,甲骨文规划的数据中心电力规模高达 4.5 吉瓦,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两座胡佛水坝的发电量 !如此庞大的电力规模,意味着甲骨文能够为客户提供充足且稳定的算力支持,成为了 OpenAI、微软等科技巨头的 “算力粮仓”,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输送着发展的动力。
甲骨文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1977 年,拉里・埃里森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区区 1200 美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 “软件开发实验室”。这个在当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公司,就像一颗刚刚种下的种子,在科技的土壤中悄然生根发芽 。
公司的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承接美国中情局的数据库订单艰难前行。这是他们的第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那个数据库技术还相对落后的时代,埃里森和他的团队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据库程序,为中情局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这不仅让公司在业内崭露头角,也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
1986 年,对于甲骨文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开启了资本运作的新篇章。上市后的甲骨文,犹如插上了翅膀,开始了快速的全球扩张之路。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甲骨文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其中,对 PeopleSoft、Sun Microsystems 等 60 多家公司的收购,堪称经典之作。这些收购不仅帮助甲骨文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还使其产品线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业务范围涵盖了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M)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 CRM 软件供应商和第二大数据库厂商,在企业软件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行业迎来了云计算的浪潮。面对这一新兴技术的冲击,甲骨文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转型。2010 年后,公司果断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开始了从传统软件公司向云服务提供商的艰难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面临着技术研发、市场竞争、客户接受度等诸多挑战。但甲骨文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执行力,逐步克服了这些困难。到了 2025 年,公司的云业务占比已经超过 40%,成功实现了华丽转身,彻底摆脱了 “传统软件公司” 的标签,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科技行业的潮头 。
拉里・埃里森能够在财富榜上迅速攀升,除了甲骨文本身的业务发展外,还与他巧妙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他个人财富的 90% 都来自于甲骨文的股权,而他在公司中高达 41% 的持股比例,成为了他财富增长的关键密码 。
与马斯克对特斯拉 22% 的持股比例相比,埃里森在甲骨文的持股比例明显更高。这意味着,甲骨文股价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对他的身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在 2025 年,甲骨文股价累计上涨了 72%,这一涨幅远远超过了标普 500 指数的 15%,成为了美股科技股中仅次于英伟达的 “涨幅王”。随着股价的飙升,埃里森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每上涨 10%,他的身家便增加 400 亿美元。这种财富增长速度,简直令人咋舌 。
高持股比例不仅让埃里森在公司决策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还为他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回报。当甲骨文的业绩表现出色,市场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时,股价上涨,埃里森的财富也随之迅速膨胀;反之,若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下跌,他的财富也会相应缩水。但从长期来看,甲骨文在埃里森的领导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股价一路走高,使得他的财富不断积累,最终成为了全球首富的有力竞争者 。
拉里・埃里森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偏离了传统的成功路径。高中时期,他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叛逆性格,毅然选择辍学,告别了常规的教育轨道。此后,他又经历了三次大学肄业,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却始终未能获得一个正式的学位 。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和对技术的热爱。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埃里森凭借着自学能力,一头扎进了编程的世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编程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这种自学经历,让他对计算机技术有了独特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1976 年,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机会悄然降临。他偶然间看到了一篇关于 IBM 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这篇论文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埃里森敏锐地意识到,关系型数据库将是未来数据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
1977 年,埃里森果断抓住这个机遇,联合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以仅仅 1200 美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甲骨文公司的前身 —— 软件开发实验室。公司成立初期,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技术不成熟、资金短缺、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但埃里森并没有退缩,他凭借着出色的商业头脑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商业冒险 。
为了打开市场,埃里森亲自出马,四处推销公司的产品。他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速度和市场份额才是关键。因此,他不惜采用一些激进的策略,先向客户承诺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然后再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地进行开发和完善。这种 “先卖后做” 的模式,虽然充满了风险,但也让甲骨文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
早期的甲骨文数据库,由于技术尚不完善,存在着不少漏洞,甚至被外界戏称为 “瑞士奶酪”。然而,埃里森并不在意这些技术上的瑕疵。他坚信,商业成功比技术完美更重要。在他的带领下,甲骨文凭借着先发优势,迅速占领了政府市场。政府机构对数据管理的需求巨大,而且对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甲骨文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服务质量,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随着政府市场的稳固,甲骨文也开始向其他行业拓展,逐步奠定了其在数据库领域的霸主地位 。
拉里・埃里森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话题,被人们称为 “硅谷花花公子”。他的感情生活丰富多样,经历了五次婚姻。2024 年,81 岁的埃里森与 33 岁的中国东北美女朱可人(Joelyn Zhu)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场相差 48 岁的跨国婚姻,一经曝光,便迅速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和热议 。
朱可人出生于中国沈阳,她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留学。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她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独特的魅力。她与埃里森的相识相知,充满了浪漫和戏剧性。两人的结合,不仅是爱情的结晶,也让埃里森与中国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
除了感情生活备受瞩目外,埃里森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且充满了奢华与激情。他对快艇运动情有独钟,经常驾驶着自己的豪华快艇,在大海上尽情驰骋,感受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他还热衷于收集私人岛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夏威夷的拉奈岛。2012 年,他斥巨资收购了拉奈岛 98% 的产权,将这座美丽的岛屿打造成了自己的私人度假胜地。在这里,他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帆船运动也是埃里森的挚爱之一。他曾豪掷 2 亿美元,打造了 “甲骨文号” 帆船队。这支帆船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实力超群,两次成功卫冕美洲杯冠军。在赛场上,“甲骨文号” 帆船队犹如一匹黑马,风驰电掣般地破浪前行,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速度和力量。埃里森对帆船运动的热爱,不仅是为了追求胜利和荣誉,更是因为他在这项运动中找到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快感 。
在商业领域,埃里森与马斯克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2022 年,埃里森退出了特斯拉董事会,此后便专注于甲骨文在 AI 算力领域的布局。马斯克曾评价他为 “硅谷最懂商业的技术狂”,这个评价可谓是恰如其分。埃里森凭借着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卓越的商业才能,带领甲骨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 AI 算力领域的佼佼者 。
马斯克和埃里森,这两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们的商业版图在 AI 时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马斯克凭借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SpaceX 在太空探索领域的突破,以及 xAI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构建起了一个宏大的 “星际 AI 生态” 。他的目标是将 AI 技术融入到各个领域,实现人类在地球与星际之间的智能化生活。
而埃里森则带领甲骨文,聚焦于 “地面算力网络” 的建设。甲骨文通过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布局和与 OpenAI 等公司的合作,成为了 AI 算力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在 OpenAI 的算力争夺战中,甲骨文成功抢走了微软原本的 “OpenAI 独家云服务商” 地位,这一事件被视为马斯克 “最意外的败笔”。原本微软与 OpenAI 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但随着甲骨文的介入,OpenAI 的算力供应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对微软的 AI 战略产生了影响,也让马斯克的 “星际 AI 生态” 在算力支持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
甲骨文的逆袭,为众多面临转型困境的传统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科技行业,许多传统 IT 企业在面对新技术浪潮时,往往会陷入 “中年危机”,市场份额被新兴企业蚕食,业绩增长乏力。然而,甲骨文却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它通过精准的赛道切换,从传统的数据库业务转向 AI 算力领域,实现了企业的二次腾飞 。
从财务数据上看,甲骨文的股价市盈率从 2020 年的 15 倍飙升至 2025 年的 45 倍,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其 “AI 基础设施服务商” 新身份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市场对这类企业的估值正在进行重构。在 AI 时代,算力作为 “数字石油”,其价值日益凸显。那些能够提供强大算力支持的企业,正成为市场的宠儿 。
埃里森的登顶,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胜利,更是一场 “算力革命” 的宣言。当 AI 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应用,算力作为其背后的核心支撑,正在重塑全球商业格局。这位八旬富豪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在科技的浪潮中,永远不缺逆袭者,缺的是敢于颠覆自己的勇气。在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算力之争将愈发激烈,而甲骨文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埃里森能否坐稳首富宝座,都将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注:本文数据截至 2025 年 9 月 11 日,财富排名参考彭博亿万富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