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女同床、100多位情妇,包养费上亿元,却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发布时间:2025-09-13 05:56 浏览量:3
说句硬话,黄任中这一生,乍一看是“传奇”,但拆开看,全是闹剧。
钱有了,女人有了,名声有了,可到头来,64岁死去,身边连个真心落泪的人都没有。
财产被分割,女人们领了遗产转身就走,所谓的风流潇洒,只剩下冷清。
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荒唐过一生,最后孤独收场。
黄任中1940年出生在重庆,父亲黄少谷,那可是元老级人物。换句话说,他生下来就不缺钱、不缺名声。
这种背景,放谁身上都可能走成精英路线,偏偏他从小不安分。小学五年换了五次学校,打架斗殴,最后混进少管所。
父母心软,怕他受苦,赶紧把他送去美国。
结局呢?倒是混到纽约大学数学硕士,甚至在波士顿文化局混了个副局长的头衔。娶了个犹太裔老婆,生了个孩子,按理说人生已经很完整。
但他骨子里的那股“玩世不恭”压根没消停过。
留美的那些年,他真正的爱好不是读书,而是拉关系、蹭权贵饭局。
你说这是不是熟悉?典型的“少爷心态”:考个文凭只是装饰,真正的牌面还是靠人脉。
1971年,他回台湾退伍后,搞起了电子零件。
说句公道话,这一步他是真有眼光。
台湾当时电子业刚起步,他靠着美国关系,引进技术,一路把小作坊干成大工厂。
十五年后,45家工厂、7500员工,成立“皇龙投资”。
1986年那一波股票基金投资,他净赚56亿台币。1996年,《资本家》杂志直接把他列进“十大富豪”,身价三亿美元。
这一段是真金白银的本事,不能抹杀。
可问题是,他没把这份本事用来沉淀事业,而是拿去铺张女人。
就好比一个人打游戏,辛辛苦苦刷了顶级装备,最后不是去打Boss,而是拿去酒吧消费。
看着热闹,实则浪费。
美国老婆,生了儿子就离婚;台湾的“云想衣”总经理钱仲雯,闪婚闪离;最后一任是艺人徐贵樱,五年就草草收场。
每段婚姻都像走过场。真正让人记得住的,是他婚姻之外的荒唐。
1992年,香港酒宴,黄任中遇见了亚洲小姐陈宝莲。那一眼,他彻底沦陷。
口头上说是“乾女儿”,实际上同床几十次。
他说没发生过逾矩行为,但自己又承认过“睡过五十次”。这种话,信不信见仁见智。
关键是,他是真痴迷。
送她出国留学的钱,被她挥霍在夜店和毒品里。
他气急败坏,宣布断绝往来。
十年后,2002年,陈宝莲从楼上一跃而下,自杀前留遗书:让母亲替她和黄任中道别。
这一幕对他打击极大。他在镜头前失声痛哭,说她是此生最爱。
可冷静想想,他那时家里还有几十个女人轮流伺候。一个男人在公开场合哭“至爱”,私下却夜夜笙歌,这种矛盾,不正是他一生的缩影?
他说自己有一张能睡下10个人的大床,常常带9个女人同眠。
别人问他怎么想,他大大方方回应:“我色,我承认,我还有胆量说出来!”
在台湾娱乐圈,几乎所有长相漂亮的女明星都和他传过绯闻。
可别忘了,他本人被称为“台湾三丑”之一。丑男何德何能?就一个字:钱。
据统计,他每年花在情妇身上的钱,不少于1亿台币。
分手时给足补偿,所以几十年下来,没有一个女人站出来闹。
说到底,这就是赤裸裸的交易。外表像风流,骨子里却冷冰冰。
2004年,他死于肝衰竭,多器官衰竭,年仅64岁。
生前,他把遗产一部分分给情妇:谢千惠拿5%,张琼姿分了字画,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份。
可别看数额不少,本质是“散财买人心”。
他走后,这些人拿了钱,各自散去。
没有谁留下来守灵,没有谁真心落泪。
他用金钱维系的关系,随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全数瓦解。
很多人说他是台湾版的“花花公子”休·赫夫纳。
可你别忘了,赫夫纳至少搞出了《Playboy》杂志,把“风流”变成了一种文化产业。
黄任中呢?除了大床和绯闻,没留下任何文化价值。
商业上,他的确白手起家,但把商业成功当成了买温柔乡的筹码。
这和那些真正在科技、金融、文化里留下脚印的人,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黄任中活出了很多人嘴里的“梦想生活”:钱、美女、声色犬马。
可他死去时,没一个人真心陪伴,最后的身影,是孤零零的病床。
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钱能买到陪伴,却买不到不离不弃。
一个人如果把所有力气都花在填欲望的坑上,最后会发现坑永远填不满,而自己早已掉进去。
说到底,黄任中不是“潇洒”,而是“透支”。
透支健康,透支感情,透支人生。
最后连自己都透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