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百如为啥敢对四姑娘先奸后娶,最后还说甩就甩?

发布时间:2025-10-07 17:10  浏览量:1

图:八一版电影文学剧本中的插图,谢鸿儒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本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小说特别火,作者是周克芹 —— 这人是个农民作家。那一年啊,文学圈都管它叫 “许茂年”,为啥?因为光同名改编的电影就出了两部,还有一部川剧《四姑娘》,全掀起了热潮,这种情况真是少见。

但有意思的是,不管是电影、川剧,还是后来的连环画、电视剧,都悄悄删了小说里一个关键情节:郑百如,其实强奸过四姑娘许秀云。

小说里写得明明白白:“十年前,那个只读了半年高中就被开除回来的郑百如,那个让葫芦坝所有正经待嫁姑娘都嫌恶的花花公子,趁她在河边洗衣服,把人拖到芦蒿丛里,做了那种事。可四姑娘软啊,只能偷偷哭,不敢跟家里说,更不敢告诉组织。”

后来呢?郑百如不光没改,还长期家暴、侮辱四姑娘,最后干脆把人甩了。可没过多久他又反悔,想复婚。有人说,这还不是四姑娘自己惯的?但事儿真这么简单吗?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 1975 年,往前推十年,郑百如强奸四姑娘那会是 1965 年。那时候他刚被高中开除,这就说明他本来就不是啥好学习的主儿 —— 不过后来大家也都没法上学了,好多人都上山下乡,这是另一个话题,先不说这个。

要知道,那年代可有 “流氓罪”,郑百如这性质,都够得上强奸了,要是四姑娘当时举报,他蹲大牢都算轻的,搞不好还得吃枪子。可四姑娘没举报,反而嫁给了他,为啥?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是她性格太软,不敢声张;二是心太善,总想着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北影版的电影里,有个郑百如给四姑娘下跪的闪回镜头,这倒挺合理。估计当年郑百如得逞后,就是这么又哄又骗,还下跪发誓,把心软的四姑娘哄住了,最后才愿意嫁给他。

可渣滓就是渣滓,不会因为时间变好。在四姑娘隐忍的这十年里,郑百如没少恐吓霸凌她。小说里写:“郑百如干了那些缺德事,还拿刀子吓唬她,把人绑起来,明晃晃的刀在眼前晃来晃去……” 以至于后来四姑娘听说郑百如想复婚,脸 “唰” 地就白了,“跟夏天在柳溪河边的草丛里看见蛇似的,差一点没叫出声来”,你就知道她有多怕郑百如了。

那郑百如为啥先离婚再复婚?离婚好理解,后来他得势了啊!挤走了原来的大队支部书记金东水,“掌了葫芦坝的大权,就想换个老婆,正儿八经地换一个”。

至于复婚,小说里没明说,但结合当时的背景,咱也能猜个大概。第一,风向变了,郑百如察觉到危险了;第二,他以前干的那些破事 —— 以权谋私、陷害别人、投机倒把,四姑娘全看在眼里。也就是说,四姑娘既是他的受害者,也是他罪行的见证人。他得势的时候不怕,可万一失势了,最怕的就是四姑娘把他的事抖出来,到时候他就彻底完了。而且看苗头,四姑娘也不是完全任他拿捏的,骨子里有股韧劲,这让他更不放心。所以他想把四姑娘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复婚就是最好的办法。

算盘打得挺精,可他凭啥觉得自己能成?凭啥敢这么肆无忌惮?看看他为了复婚用的那些手段就知道了:先是对着四姑娘的爹许茂老汉嘘寒问暖,装出一副真心忏悔的样子,骗老人同情;然后又托四姑娘的姐姐三姑娘夫妇去说和,说自己真的后悔了;最后更过分,大晚上跑到四姑娘房间,又想演下跪发誓那一套 —— 结果这次栽了,直接把四姑娘吓晕了,还被九姑娘当成贼喊了人,他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想想当初,郑百如恐怕也是这么得手的:先造成既成事实,再发誓表忠心,还利用周边的舆论给四姑娘施压。其实他能在葫芦坝掌权,用的也都是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所以他心里虚,可虚归虚,又生出一股子狂妄劲,再加上那个年代本身就不正常,才让他蹦跶了一阵。但兔子尾巴长不了,秋后的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