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承认,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双标“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09 09:35 浏览量:1
凌晨两点,我收到一位粉丝的私信。她是一位32岁的单亲妈妈,离婚三年了,却依然被亲戚议论“太冲动”。原因只是她无法再忍受丈夫连续三次出轨。更让她心寒的是,连自己亲妈都说:“男人都这样,能挣钱回家就行了,你较什么真?”试问,如果换位思考,一个女人婚内多次出轨,社会会不会骂得狗血淋头?男性犯错被宽容,女性稍有差池就被口诛笔伐,这又谈何平等?
社会对男女的双重标准,就像一面扭曲的哈哈镜,照出人性的荒诞与可笑。很多人说男人出轨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而女人提出离婚就成了“不懂事”;男人谈十个女朋友是“有能力”,女人交三个男友就成了“随便”。这套双标玩得比魔术师变扑克还溜。
看看那些劝和的经典台词:“他只是玩玩,心还在家里。”“男人至死是少年,理解一下吧。”“离了婚孩子怎么办?将就过吧。”这些话像不像在给错误行为开绿灯?更讽刺的是,说出这些话的,往往是女性自己。多少母亲亲手给女儿灌输“忍辱负重”的“美德”,多少婆婆帮着儿子欺负儿媳。这其实是女性内部的背叛,把外界的压力内化成了自我规训。
某婚恋平台做过调查:男性用户普遍希望伴侣恋爱经历不超过三段,而女性则大多能接受对方有过五次以上的感情经历。可见,他们自己放纵无度,却要求另一半清白如纸。医院数据也显示,80%的妇科传染病是由男性伴侣传染的。那些劝你“睁只眼闭只眼”的人,会替你承担染病的风险吗?那些嘴上说着“男人都这样”的朋友,能帮你照顾因长期压抑患抑郁症的你吗?
男性的放纵被美化为“本性”,女性的痛苦却被归结为“命不好”,这样的世道,难道不值得反思吗?“男女平等”不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去捍卫的价值观。
我想起一位海归女博士,因为28岁还没结婚,被亲戚批评“读书读傻了”。而她的表哥35岁未婚,却被称作“黄金单身汉”。你们品,细品其中的差异。职场中也是如此,同样是应酬喝酒,男人是“为了事业”,女人就是“不检点”;同样是加班到深夜,男人是“上进”,女人就是“不顾家”。评判标准之随意,简直比菜市场砍价还滑稽。
我们常常无意中成为了双标的帮凶。每次你说“男人都这样”,就是在给渣男发通行证;每次你劝别人“为了孩子忍忍”,就是在帮恶人磨刀;每次你夸“花花公子有魅力”,就是在伤害真正有责任感的好男人。最可悲的是,很多女性已经习惯把这些歪理当作真理,就像被驯化的象,明明可以挣脱铁链,却习惯了原地转圈。
我们一边喊着要平等,一边又在不断强化偏见,这样的社会怎能不令人失望?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当“男人都这样”成为默认前提,当女性的痛苦被轻描淡写,所谓的公平正义还剩几何?
性别平等不是靠嘴巴喊出来的,它需要我们一次次打破偏见,一次次为公平站台,才能真正落地生根。社会不能永远装睡,我们也不能一直沉默。唯有觉醒、行动、改变,才能迎来真正的公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