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自杀之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不是宋江,而是“他”
发布时间:2025-07-10 22:39 浏览量:1
《诗经·大雅·緜》中“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人沿着岸边找到了岐山,延续一代传奇。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因各种原因集结在梁山泊,可是他们找到的梁山不是岐山,因此奠定了结局。
军师吴用自杀之前,往昔的一幕幕如走马灯而过,他才发现,驱使他们的根本不是宋江,那又是什么呢?
108位“梁山好汉”脾气秉性,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引起朝廷的重视。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确实比较复杂。
但可以从他们共同的敌人,来看下同一时代,高俅是如何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的?
汴京城普普通通的一天,普普通通的小泼皮高俅,游走在街市当中,去寻找自己的客户。
高俅以“帮闲”为生,今天接了王员外家儿子的生意,带他去赌坊玩玩。
可王员外儿子手气忒背,没一会儿就把钱全输光了。
还在美滋滋想着份子钱的高俅,没想到遇上个憨货。
高俅还在想着怎么忽悠憨货借钱呢,结果这个憨货因为输钱气急败坏,认为是高俅坑他,就跑回去找老爹告状。
没想到这老爹也是有点关系的,高俅被衙门打了二十杖,最后官府还把他驱逐出了汴京城。
民不与官斗,草民不与恶霸斗,看出王员外不好惹的高俅,只好前往了淮西。
凭借过人的口才和丰富的经验,高俅又在淮州附近的一家赌坊找到了营生。
赌坊老板柳世权很是欣赏高俅,收留了他。
过了几年,天下大赦。柳世权亲戚董将仕是个小散官,开了个药铺,缺个机灵的手下干些杂活。
他知道柳世权手底下人多,便向他讨要个人。
于是柳世权便安排高俅过去。
董将仕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高俅就是个帮闲的出身,虽然机敏,但是跟在自己身边容易教坏自己的孩子。
可是又担心驳了亲戚的面子,董将仕便想到学士府的苏学士。
苏学士喜欢勾栏瓦舍,吟诗作对,将高俅这个会玩的送给他,里子面子都可以。
随后他便说要介绍高俅到学士府去谋个更好的出身。
高俅自然痛快答应,还感谢了董将仕。
文人雅士时常需要应酬交际,但是场合太多了,又不能兼顾,所以招募一个陪酒的很是稀松平常。
苏学士面试之后,觉得高俅还不错,就把他留了下来。
在学士府的高俅,发挥自己的特长,给苏学士和他的朋友解闷子,也会抽时间学点诗词调调。
很长一段时间,连高俅自己都没发现,他一直被人如皮球一般踢来踢去。
可是,这个皮球越来越懂得如何和这些上层人打交道,如何揣摩他们的想法。
他这个皮球,也在慢慢迎来自己蜕变的时机。
苏学士很有才气,常常能成为王宫贵胄的座上宾。
一次,驸马王晋卿邀请苏学士来府上宴饮。
王晋卿喜欢书画,是个文艺驸马,可最近府里的下人办事不利,被他打死了,正缺个机灵的替补上来。
苏学士看出王诜对高俅颇为欣赏,就当顺水人情,将高俅送给了王晋卿。
王诜虽然一心扑在书画上,但并不是一个榆木脑袋,作为驸马,并无实权的他,知道必须维护好周围宗亲的关系。
所以,王诜经常会找各种由头给各个宗室,尤其宗王,送些小礼物,联络感情。
高俅就经常负责帮王诜做这件事,毕竟算是老本行,轻车熟路。
一来二去,高俅也在各宗亲面前混了个脸熟。
有一回,高俅前往端王赵佶府上送礼物时,听管家说端王正在玩蹴鞠,就跑到后院呈上礼物。
看出高俅蠢蠢欲动的表情,端王就赏赐高俅一块玩蹴鞠。
没想到高俅技术还真不错,一来二去,高俅成了端王府蹴鞠的常驻嘉宾。
后来,一次蹴鞠比赛中,高俅传出一次神助攻,让端王好好炫耀了一把。
听闻哲宗身体每况愈下后,王诜干脆直接把高俅送给了端王。
后来发现,他这次投资非常有眼光。
端王继位后,擅长送球的亲信高俅被火速提拔,成为了执掌军事的太尉。
高俅发迹路线中,没有士大夫的寒窗苦读,也没有身份背景的倚仗,可就是这么机缘巧合的一步步迈入了庙堂。
你说他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可这个皮球就是一步步将自己踢进了朝堂。
其实倒过来看,高俅的发迹是一个供需的问题。
端王喜好玩乐,驸马王诜需要帮闲的,苏学士需要陪酒的,董将仕需要打杂的,柳世权需要招揽生意的。
权利从上至下,也可以从下至上。
生物链的顶端想要高俅这样的人,那他身边围绕的就是这样的人。
人总是被欲望驱动着,谁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向谁低头。
高俅这样的人都能站到金字塔顶端,我们那108位梁山好汉怎么混的还不如一个踢球的呢?
高俅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成为太尉后,便开始向之前的仇人报复。
曾经被王进的父亲揍过的他,一直没有忘记,于是,上位后的高俅,打算报复王进。
王进得知高俅打算拿自己立威,便赶紧带着母亲逃跑了。
在路上,王进收史进做了徒弟,教成以后便前往延安继续躲避高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人甘心做他的义子。
本家的义子高衙内,仗着高俅的权势,喜好欺负良家妇女,被人们称为“花花公子”。
高衙内在东岳庙时瞧上了一个烧香的女子,下边人就投其所好设计拐骗女子。
没想到这个女子是林冲的妻子,被林冲及时发现。
而此时,高俅位高权重,但刚刚身居高位,不足以服众,便一直再找机会想要稳固下自己的权势。
现在又来个教头触他霉头,他自然就拿林冲立威了,于是上演了一出“林冲误入白虎堂”。
除了林冲以外,还有很多人被迫害。
比如权贵迫害林冲、杨志等人,反抗豪强失手伤人、杀人的罪犯,比如鲁智深、武松等等,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肆意压榨百姓,很多人走投无路。。
晁盖、宋江等人在梁上打出劫富济贫的口号,吸引各方受压迫的人加入梁山。
北宋时期黄河三次大决口,洪水汇入梁山周边洼地,形成“周回八百里”的巨型湖泊。
湖泊环绕梁山,使它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孤岛。
“港汊纵横、芦苇密布”的水域成为抵御官军的天然屏障。
当时,梁山收人从不问出处,所以梁山众人中,成分混杂。
吏治黑暗,社会不公,使梁山成为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所在。
所以,在那个时期,一开始只是山东的百姓来投,慢慢的发展到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比如河北的卢俊义、山西的关胜等。
但是,一时的桃花园终究不能承载太多人,梁山最多时甚至到了6、7万人。
梁山周围大多是沼泽、湖泊,可耕种的土地非常稀少,根本没法供给如此多的人员和牲畜。
所以,梁山都是靠劫富济贫维系团体的财政和粮草。
而随着梁山的弊端逐渐暴露,每个人都从伊甸园的梦中渐渐醒来,这时候,大家都开始私底下考虑未来的出路。
每个人来到梁山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又如何能团结一致,统一目标发展呢?
林冲作为禁军教头,恪尽职守,不贪不抢,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最后不得不杀官上梁山。可是,他始终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他内心只有对高俅的恨。
李逵杀人逃跑,遇到大赦本已无罪,却因为喜好杀戮和自由,来到梁山。
吴用自负才学,却只能做一个教书匠,郁郁不得志,来到梁山后,可以体会到指点江山的痛快。
还有鲁智深、武松这些犯了罪的人,他们为了躲避官府,也为对抗不公而来到梁山。
面对内部这种复杂的人员构成,宋江最后不得不同意了朝廷的招安。
故事的最后显然以高俅为首的朝廷官员获胜,以吴用等人在在宋江坟前自杀结束。
至于吴用为何自杀,可能在向过去的自己忏悔吧。因为他作为梁山集团的军师,他高估了自己,没能协助宋江引导众人的欲望,导致众人如此结局。
人员复杂,派系林立,目标不统一,梁山无法形成一套统一的战略和制度。
当梁山众人被欲望所驱使时,这个团队已经名存实亡了。
如果宋江和吴用他们,能仔细研究下高俅的进阶过程,是否还敢接受招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