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沈醉特赦后,来唐生明家做客,问道:你怎么和陈赓这么要好?

发布时间:2025-07-11 15:23  浏览量:1

提起唐生明,或许大家不怎么熟悉,但如果说起唐生智,一定耳熟能详。

没错,唐生智曾与蒋介石争夺过中国统治权,而唐生明就是他的弟弟,曾经担任过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员,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被人称为“福将”,意思是“哪里有福享就哪里去的人”。

为啥会这样称呼呢?

原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唐生明跑到南京去投靠了汪精卫,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为了追求沦陷区的生活享受,所以对其嗤之以鼻,嘲讽为“福将”。

然而谁知道,直到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军统局处长”的沈醉,为唐生明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期刊上,大家这才发现原来误会唐生明了,他之所以打入汪伪集团,实际上是奉命去搞“曲线救国”的。

要知道,沈醉与唐生明相识多达半个世纪,因此对唐的一些情况比较了解,更知道他与共产党走的很近。

唐生明,湖南东安人,出身显赫,他是著名湘系军阀唐生智的胞弟。要知道,唐生智是北伐名将,一度是国民政府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这样的家庭背景也为唐生明提供了高起点和广泛的人脉。

1924年,唐生明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毕业后,凭借兄长的地位和自身能力,在国民党军队中晋升迅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警卫团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唐生明曾站在冯玉祥、阎锡山一边反对蒋介石,后来福建事变发生,他也参与了反蒋活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参与反蒋,但性格豁达、善于交际的唐生明,与蒋介石身边许多亲信都私交甚笃。比如沈醉,而这种复杂关系为他日后执行特殊任务埋下了伏笔。

1937年抗战爆发后,唐生明担任长沙警备司令部代理司令,并且参与了著名的“焦土抗战”策略下的长沙大火事件,虽然事后调查,大火责任主要归于更高层决策和具体执行者,但作为实际负责人之一,他受到撤职查办的处分,不过最终不了了之。

唐生明是个深明大义、具有家国情怀的将士,1940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接受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其危险和重要的秘密任务:奉周总理的指示经蒋介石默许,以“不满大后方艰苦生活,向往上海奢华”为名,携妻子徐来(著名影星)和子女,从重庆“公开叛逃”到日伪占领下的上海和南京,打入了汪伪高层。

在敌人阵营内,唐生明 凭借其显赫的家世、广泛的人脉以及精心设计的“花花公子”形象,机警的周旋于汪伪政权核心圈层,并且被委以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潜伏期间,唐生明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地位,为抗战和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

他不仅获取了大量极其重要的日伪军情报而且还利用职权和关系,营救了大批被日伪逮捕的抗日志士、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

尤其重要的是,唐生明还积极策反汪伪高层,特别是与周佛海建立了密切关系,成功促使周佛海等人暗中为重庆方面服务,并保护地下抗日力量。

然而,在白色恐怖时期,危险无处不在,1943年,唐生明的真实身份被日本军部“梅机关”的特务头目侦知并逮捕。

但幸运的是,唐生明临危不乱,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巧妙的周旋以及与日方高层的微妙关系,最终化险为夷,甚至得到了日方的再次器重。

抗战胜利后,唐生明返回重庆,因其潜伏期间的特殊功绩,被国民政府授予“中正勋章”,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将部员。

不过,唐生明经过战争洗礼后,目睹国民党的腐败和内战政策,对国民政府日益感觉失望。

最终,在1949年大势所趋之下,唐生明回到湖南,积极协助其兄长唐生智(此时已转向反蒋)和中共地下组织,参与策动了湖南和平解放行动,为程潜、陈明仁领导的湖南和平起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明定居了北京。党组织鉴于他特殊的历史贡献和身份,让他担任了国务院参事,主要在统战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唐生明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危险性和巨大的贡献。他表面上是出身显贵的“公子哥”,实则是智勇双全、信仰坚定的革命者。

在烽火战争年代,唐生明敢于深入龙潭虎穴,在看不见的战线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是当之无愧的传奇特工和爱国志士。

1960年初冬,上海唐公馆客厅里暖意融融。新获特赦的沈醉来到了唐生明的家里做客。

两位老友见面分外高兴,谈笑风生、把酒言欢。

据说在酒席间,沈醉望着对面的唐生明,终于忍不住问出心头积压许久的困惑:“季澧兄,我实在想不通,你与陈赓……立场分明,却为何这般交心要好?”

唐生明闻言轻啜一口清茶,不仅思绪翻飞,仿佛又飘回1927年8月那个血色弥漫的长沙。

当时唐生智主政湖南,清共行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陈赓因公开共产党身份被捕,命悬一线。

唐生明闻讯心惊,冒险亲赴卫戍司令部。在审讯室里,陈赓已被缚于柱上,唐生明让左右退下,压低声音:“赓哥,现在就走!”

说着,他掏出三根金条塞入守卫手中,硬生生劈开一条生路。

出这样陈赓脱了险,很快身影消失于夜色深处,从此二人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

时间流逝斗转星移,12年过去了,1939年,唐生明受命从重庆秘密投奔,却因身份敏感遭保卫部门质疑,处境非常尴尬。

然而,正当他百口莫辩之际,一声熟悉的洪亮笑声破空而来:“季澧!真是你啊!”陈赓拨开人群大步向前,当众紧紧拥抱住唐生明。

随后他转身向众人朗声道:“此人我以性命担保!”

唐生明化险为夷。

据说事后陈赓拍着老友肩膀戏谑道:“当年你救我花三根金条,今天我救你连三毛钱都不用花!”

哈哈哈…~两人随即大笑起来。

“沈兄啊,救命之恩大过天。在长沙,我冒险放他一条生路;在延安,他挺身护我周全。这情谊,早不是政治二字可以分割的了。”

彼时唐生明拉回思绪,望着窗外寒枝低垂,对沈醉说道:

“黄埔同窗血脉连,生死关头见真心。立场或许为时势所限,可人性深处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

沈醉听罢默然良久,虽然杯中茶水已凉,心头却仿佛有热流滚过…~

1987年10月24日,唐生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