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蒋经国公开严厉指责蒋介石并对外宣称:苏联才是我的祖国

发布时间:2025-07-12 03:40  浏览量:1

1925年,国民党党魁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前往苏联莫斯科留学。

那一年,蒋经国年仅十五岁。

当时的蒋经国是个还算是个向往美好与自由的激进青年,在他被送出国的之前,因为带领学校里的激进者闹革命给蒋介石捅了不少篓子。

还不算老的蒋介石,对这个儿子着实很头疼,他甚至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事业会毁在蒋经国的手里。

蒋经国当然不会想那么远,毕竟在他眼里,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

蒋介石对待发妻毛福梅的态度一直都很差,毕竟接受过新思想,甚至还在日本吃过几年生鱼片的蒋介石,对媒妁之言的婚姻十分反感。

可在男性荷尔蒙的冲动下,还是有了蒋经国,不过由于他对毛福梅的厌恶,使得蒋经国从小就不受蒋介石的待见。

只是那时候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厌恶的儿子会是他唯一的儿子,甚至在几十年后,他还会将所有的期望全部放在这个儿子身上。

蒋经国到了苏联后,时局却变幻莫测,以至于让他身处其中不仅无法辨别方向,甚至还时刻担忧自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1935年,在苏联待了十年的蒋经国公开指责蒋介石并对外宣称:苏联才是我的祖国。

那么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蒋经国早年对社会主义理论很感兴趣,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前行的方向。

等到他被蒋介石送到苏联后,他觉得空气中都荡漾着自由的气味,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智,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苏联名字:

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埃利扎罗夫。

这个俄语名字可不是随随便便起的,而是蒋经国为了向列宁致敬,当然,这在当时的苏联很受欢迎,毕竟列宁是他们敬仰的伟人。

作为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如此识时务,也倍受苏联人民的喜欢,甚至有些人只要见了东方面孔就会询问是不是蒋经国。

蒋经国在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让他觉得人生倒也很有趣,即便是身在异国他乡,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只是世间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静好,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反动思想浓烈的爹。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贸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驱逐苏联军事顾问等等。

蒋介石此举使得中苏关系一下交恶,甚至到了冰点以下。

在权力的诱惑和独裁的甘甜下,蒋介石哪里能顾的上蒋经国的处境,而他发动反革命政变,无疑是将蒋经国放在了火炉上烤。

蒋经国叛变革命的消息传到莫斯科,莫斯科中山大学一片哗然,他们将目光纷纷看到蒋经国。

在异样的眼光下,蒋经国嗅到了危险,谁让蒋介石是他亲爹,该怎么样给身边的人一个交代?

蒋经国决定踩着父亲的肩膀,让所有人都知晓自己的态度。

根据乌兰夫的回忆,蒋经国在中山大学集会上,当众登台演讲,公开指责蒋介石,直言他是革命的叛徒。

几天之后,蒋经国更是在塔斯社公开发表声明,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

蒋经国的态度使得他的处境稍微宽松了些,至少让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心向着苏联,只是随着蒋介石反革命更加激进,蒋经国只能在明面上继续骂爹。

蒋经国并不是没有想过回国,早在中苏交恶之后,蒋经国就萌生了这种想法,奈何苏联根本不放人,而蒋介石也没有想着要接儿子回去。

在苏联看来,蒋经国是个可以同化的人物,用他来制衡蒋介石是一步妙棋。

为了改造蒋经国,他被下放到基层从事体力劳动,在肉体的痛苦之下,他已经对西伯利亚的蓝天产生了憎恶。

可是他却回不去祖国,为此,只能继续骂爹。

1935年,此时的蒋经国已经在苏联成了家,娶了一位苏联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

他自知回国无望,便想着能在苏联活下去,而能让他过得轻松的方法,只能是狠命踩蒋介石。

这一年的11月,蒋经国公开发表《给母亲的信》,信中严厉指责蒋介石,并对外宣称他的祖国是苏联。

不过事情在1936年发生了转机,那一年,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经历了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

在被关押之际,他想了很多,甚至确定了蒋经国将是自己唯一的接班人。

在谈判之际,蒋介石开出了让苏联释放蒋经国的条件,而在西安事变解决后,蒋经国如愿回到了祖国。

不过这时候,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甚至还说《给母亲的信》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伪造,自己只是被迫签字而已……

参考资料:《蒋经国传》、《蒋介石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