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嫁对郎

发布时间:2025-07-28 03:57  浏览量:1

苏州马家庄有个大户,户主叫马大福。大伙都挺佩服他——他原先就是个穷小子,出去闯荡两年就发了财。

庄里人好奇,总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马大福说,是遇到了贵人,一个好兄弟帮了他。

后来马大福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当地出了名。可这人一有钱,就容易飘。马大福忘了自己曾经也是穷苦人,娶了好几个老婆,可没一个给他生儿子的,只有原配夫人周氏生了两个女儿。

这俩女儿差别挺大。大女儿叫马小月,皮肤白、长得漂亮,琴棋书画样样都行,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小女儿叫马春花,没姐姐好看,说话嗓门还大,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都没有,整天跟一群小男孩疯玩,长大了也没个淑女样。马大福甚至一度觉得这闺女不像自己亲生的,提起大女儿就眉开眼笑,提起二女儿就皱着眉头犯愁:“这样的姑娘,哪个男的能喜欢啊?”

正愁着呢,下人来报:“老爷,外面有人找您,说是李铁生的儿子,特地来拜见您。”

马大福一听,立马想起个人来——李铁生,就是他常说的那个贵人。当年马大福出去闯荡,偶然认识了李铁生,俩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李铁生是大户人家的儿子,那段时间帮马大福赚了不少钱。后来他俩约定:以后要是生了孩子,都是男孩就结拜兄弟,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

后来马大福回了老家发展,一开始跟李铁生还有书信往来,后来生意忙了,联系就少了。再后来收到一封信,才知道李铁生生了个儿子,叫李海潮,算算年纪,跟自己的闺女差不多大。

“这李海潮来,肯定是为了当年的婚事。”马大福心想。他早就把大女儿马小月的追求者都拒了,就等着李海潮来提亲呢,心里念叨着:“这小子总算来了。”

很快,下人把李海潮带了进来。那是个长相俊朗、穿着朴素的年轻人。马大福一瞅,笑着说:“你就是海潮贤侄吧?跟你爹年轻时候长得一模一样啊!”

“伯父好,我是李铁生的儿子,李海潮。”李海潮赶紧行礼问好。

寒暄了几句,马大福问起李铁生的情况。李海潮脸色一变,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马大福。马大福看完,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李家遭了变故,败落了。李铁生在信里说,想让马大福看在当年的兄弟情分上,照拂一下李海潮,要是能让李海潮跟小月成婚就更好了。

马大福皱起了眉头:老李家都败落了,要是让闺女嫁过去,不得跟着吃苦?而且这孩子心性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

李海潮看他犹豫,赶紧说:“马伯伯,虽说我们李家现在没落了,但总有一天,我会重振李家的。”

“哈哈,贤侄啊,你家里的事,我很同情。你赶路累了,先歇歇,有事明天再说。”马大福打了个哈哈,让下人带李海潮去客房了。

他转头找周氏商量:“当年跟李家约定了婚事,现在他们家败落了,我可不想让小月嫁过去吃苦。”

周氏也说:“我不同意!不能让小月嫁那个穷小子。以前你总说李家有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城里王员外家的公子对小月多上心啊,到现在还没结婚等着呢。”

马大福心思一转:“要不,把春花嫁给他?当年只说嫁闺女,没说嫁哪个。春花整天咋咋呼呼的,嫁出去我也省心。”

这话刚好被俩女儿听见。马小月冲进来:“爹,我不嫁那个穷小子,我这身才华可不能埋没了!”

马大福又问春花,春花说:“爹、娘,婚姻的事,全凭你们做主。”

马大福挺高兴,这还是他头一回夸春花:“还是春花懂事。”

没多久,马家办了两场喜事,俩女儿同一天出嫁。马小月嫁给了王员外的公子,马春花嫁给了李海潮。

李海潮后来也知道,按约定本该嫁给他的是漂亮的小月,可马大福偏偏把春花嫁了过来。马大福给小月陪的嫁妆特别丰厚,给春花的就寒酸多了。但李海潮明白,自家现在没落了,马大福肯把女儿嫁给他,已经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了。虽说春花大大咧咧的,没小月那样的大家闺秀气质,可她心眼特别好。

婚礼办完,李海潮带着春花告辞,回了自己老家。马大福也没多留,心想既然要走,就送他们走吧。

之后,马大福的生意跟王家越走越近,又赚了不少钱。他常暗自庆幸:“还好没让小月嫁李海潮,不然既受苦,对我也没好处。”

可高兴没多久,大女儿那边就出了事。那王公子就是个花花公子,以前没结婚,不是等着小月,是在外头玩够了才肯成家。成了家,没几天就被狐朋狗友带坏,染上了赌博。王家那么大家业,一个月就被他败光了。

马小月想帮丈夫东山再起,可王公子根本不是那块料。她天天回马家要钱,王公子却不知悔改,把钱输光了,还教唆小月偷马家的房产地契。等马大福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人家拿着地契,把他们从家里赶了出来。

马小月悔得不行,一头撞死在了王家。

现在马家就剩马大福和周氏了,下人早就跑光了,俩人只能靠乞讨过活。

这年冬天特别冷,马大福在雪地里走着,已经两天没吃饭,饿得不行。周氏前段时间受不了这日子,得了重病,他没钱治,没多久就走了。

马大福心里悔恨极了:“要是当初履行约定,让小月嫁李海潮,说不定我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也不知道春花他们怎么样了……”

恍惚间,他好像看见春花了,接着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暖和的小屋里,旁边一个小孩喊:“娘,这老爷爷醒了!”

很快,一个女人走进来,马大福一瞅,正是二女儿春花。春花一见他醒了,哭着说:“爹,你怎么成这样了?”

这时,李海潮也进来了,关切地问长问短。

马大福把这两年家里的事跟他们说了一遍。看着自己被春花和海潮救了,想起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他老脸通红,羞愧得不行。

春花说:“爹,你别想那么多,就在这儿住下吧,我和海潮会好好孝敬你的。小宝,快叫姥爷。”

那小孩是春花和李海潮的儿子,叫李小宝。

马大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百感交集——前一秒还在鬼门关转悠,下一秒就和家人团聚了。

原来,春花和李海潮回了老家后,用春花带的那点嫁妆开了个小饭馆。夫妻俩人心善,生意做得不错。马大福来了之后,凭着几十年的生意经验指点他们,饭馆越做越大,没几年,李海潮就成了当地的富户,重振了李家当年的荣光。

马大福在李海潮和春花的孝顺下,安安稳稳地度过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