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温柔乡的汉成帝
发布时间:2025-08-14 18:19 浏览量:9
自汉元帝后,汉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新上台的汉成帝刘骜,年轻时就是个花花公子,以好色而闻名。刘骜还是太子时,汉元帝每当想起母亲许平君被霍氏毒死的往事,总是十分悲伤。为表示对许家的恩宠,他选了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许配给太子刘骜。刘骜登基后,许氏就成了许皇后。
最初几年,刘骜最宠爱许皇后,但是慢慢就移情别恋,宠幸班婕妤。班婕妤端庄贤惠,心地善良,并没有动摇许皇后的地位。她甚至把侍女李平进献给皇帝,李平也蒙宠幸,封卫婕妤。虽说后宫是女人们争宠之地,这几个女人却能相安无事。直到一对绝色姐妹的到来,后宫开始被搅得毫无宁日。
这对绝色姐妹,就是赵飞燕与赵合德。
汉成帝喜欢微服出行,四处寻欢作乐。有一回,他路经阳阿公主家,挖掘了一位绝色美女,她就是公主府的歌伎赵飞燕。赵飞燕原名宜主,“飞燕”是绰号,形容她的舞姿如飞燕一般地轻盈优雅。皇帝没有空手而归,将赵飞燕带回宫中,恩宠远甚他人。
不久后,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也被召进宫。赵合德的出场,仿佛当年王昭君,惊艳全场,震撼左右。她比赵飞燕更美,完美得毫无瑕疵。史书上写:“左右见之,皆啧啧嗟赏。”当大家伸长脖子一睹为快时,有人却轻轻叹了一声:“这女人是祸水,必定浇灭汉家之火。”所谓红颜祸水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皇帝的心,很快被赵飞燕、赵合德俘虏,姐妹俩皆被封为婕妤。刘骜天天与两姐妹淫乐,乐而不疲。后宫佳丽集体失宠,包括许皇后与班婕妤。赵飞燕是美人,却是毒蝎心肠。
赵飞燕极有心机,诬告许皇后与班婕妤因不满失宠,以巫蛊之术诅咒后宫妃嫔,还诅咒皇上。汉成帝就一猪脑袋,勃然大怒,废黜许皇后,把班婕妤贬到长信宫去服侍太后王政君。整垮了许皇后与班婕妤后,赵飞燕最终如愿以偿成为皇后。
有所得必有所失。赵飞燕当上皇后之后,汉成帝对她却冷落了许多,反倒妹妹赵合德是“三千宠爱在一身”。赵合德的美貌连姐姐赵飞燕都自愧弗如,她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所受的待遇却远远超过赵飞燕。赵合德的昭阳宫,其豪华奢侈的程度,为汉代以来所未曾有,以黄金为饰,白玉为阶,另镶有蓝田璧、明珠、翡翠。
这对姐妹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她们都明白,凭姿色受宠,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一旦人老珠黄,她们将如何立足呢?要永保地位不受动摇,一定得为皇帝生下皇子才行。
汉成帝好淫乱影响其生育,班婕妤曾经产下一子,但夭折了。赵飞燕很敢赌,为了怀孕,她竟与侍郎、宫奴私通,企图生个娃冒充龙种。娃没生下来,淫乱苟且之事却不胫而走,连皇帝都有耳闻。关键时候,赵合德挺身为姐姐担保,并泪眼潸潸,哀婉悲恻向皇帝倾诉她们姐妹遭人妒忌陷害。汉成帝把告密者抓起来砍头,宫内大骇,再没人敢说赵飞燕半句坏话。
赵氏姐妹未能生育,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宫中其他女人怀上龙种。
宫中女史曹宫被汉成帝翻一次牌后,居然怀孕并产下一名男孩。这下子赵飞燕快疯了,曹宫在后宫地位那么低,竟然生了皇子,难不成这个小娃娃以后要继承皇位?绝对不行!她使出种种手段,逼汉成帝写了一张手谕,将曹宫母子囚禁起来。
赵飞燕将杀人灭口的事交给中黄门田客,田客找到掖庭狱丞籍武,出示皇帝的手谕,嘱咐道:“不准问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也不准问是谁的小孩儿。”曹宫心里明白,赵飞燕要斩草除根,她哀求籍武说:“请你好好照顾孩子,他是谁的孩子,你心里清楚。”籍武听罢默不作声。
三天后,田客又来了,劈头就问:“小孩儿死了没有?”籍武答说:“还没死。”田客怒道:“为什么还不杀他,皇上与昭仪很生气。”籍武跪倒磕头道:“若违抗皇命,我死路一条;可若杀了皇上的骨肉,我也死罪难逃。我怎么办?”
田客觉得这事颇棘手,回去禀奏成帝:“陛下一直没有子嗣,现在有一个了,亲骨肉没有贵贱之别,请陛下慎重考虑。”汉成帝为之一动,密令田客将婴儿从监狱里接出来,藏在宫中,派中黄门王舜找来一位乳母,并告诫他:“好好抚养小孩,以后有重赏,但别泄露出去。”至于曹宫,则在监狱中被毒死。
汉成帝想秘密抚养小孩儿,不料被赵飞燕知道,她与妹妹赵合德向皇帝施压。可怜的皇帝被两姐妹耍得团团转,丧失理智。十余日后,小皇子被抱出皇宫,再也没有下落。
赵飞燕刚整死曹宫,不想又有一位妃嫔怀孕。
公元前11年,许美人产下一名男婴。赵合德在皇帝面前又哭又闹说:“你每次都骗我,说只到过皇后的寝宫,许美人的娃从哪里来?皇后要换成姓许的吗?”赵美女又是捶胸,又是撞门,从床上滚到床下,哭哭啼啼的,饭也不吃,又怒道:“我要怎么办?我还是回老家吧。”汉成帝一时间搞蒙了,不知如何是好,赵合德不吃饭,他也陪着饿肚子。
赵合德没好气地说道:“陛下认为没错,干吗不吃饭。陛下曾对我说,永远不辜负我。你要没负我,许美人怎会怀上孩子,你都把发过的誓忘得一干二净了吧,还有什么好说的?”为博美人欢心,成帝拍胸脯说:“不要担心,我不会册立许氏为皇后,没有人可以凌驾于你们两姐妹之上。”
皇帝密令中黄门靳严将新出生的婴儿抱走,装在箩筐内,放到赵合德的昭阳宫内,让所有侍从退出,只剩下皇帝与赵合德两人。成帝亲自关了门窗,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皇帝吩咐一侍从将箩筐取走,交给掖庭狱丞籍武,并附上一张字条,上面写道:“告籍武:箩筐中有名死婴,将他埋了,不要让别人知道。”籍武收到密令,只得遵从,在监狱墙脚处挖个坑,把婴儿尸体草草埋葬。
从此以后,赵氏姐妹对后宫的监视更加严厉,只要发现妃嫔宫女怀孕,便逼迫她们喝堕胎药。因为赵飞燕姐妹屡屡杀害皇子,汉成帝断子绝孙,所以民间称为“燕啄皇孙”。
在汉成帝一朝,赵氏姐妹在宫中呼风唤雨,而王氏外戚则在宫外一手遮天。
两汉四百年政治史,外戚是政坛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西汉晚期的王氏外戚集团,显赫程度无人可及,最终扮演了西汉王朝掘墓人的角色。
王氏家族的兴起,关键人物是王政君。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母亲。公元前33年,王政君成了皇太后,哥哥王凤被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当权的序幕由此拉开。
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分别是王凤、王崇、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王曼。除王曼死得早,其余七人全部封侯。特别是在公元前27年,王氏兄弟一日之内受封五侯,震动朝野。汉高祖刘邦曾立下规矩:无功者不侯。王氏兄弟并没有为朝廷立功,就捞得爵位,有违祖训。这引起一些官员的不满,纷纷上疏反对王氏封侯。
汉成帝是个酒色皇帝,有名的昏君,在政治上他主要倚靠王氏外戚集团。有王氏外戚帮他打点朝政,他才能腾出时间风流快活。这样,王氏外戚的权势迅速膨胀起来。
不知不觉之间,皇帝已经大权旁落。朝廷官员的任免,必须经过王凤的同意,皇帝居然成为象征性的摆设。有一回,汉成帝召见宗室子弟刘歆,打算授他中常侍之职。按理说,皇帝授人官职,金口一开就成了。左右侍从却提醒说:“还没报告大将军哩。”汉成帝不高兴地说:“这等小事,何劳大将军呢?”没想到左右侍从争先叩头诤谏,皇帝十分意外,只好通知大将军王凤。王凤不同意,皇帝竟然无法授予刘歆官职。
汉成帝一直没有儿子,担心若有不测,皇位会空缺,便召弟弟定陶王刘康入京,有意让他成为皇帝继承人。这事引起王凤的警觉,视刘康为一大威胁,但以日食天灾为由,勒令刘康返回封国。汉成帝贵为天子,竟然无法做主。
这件事,终于令汉成帝对王凤忍无可忍。
京兆尹王章上密奏,抨击大将军王凤专权,推荐由琅琊太守冯野王取代王凤。汉成帝与王章的谈话,却被王政君的堂弟王音偷听到。王音立即向王凤禀报,王凤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面搬出大将军府,上疏请辞;一面由太后王政君出面,向皇帝施压。王政君以泪洗面,拒绝用餐,汉成帝便没了主见,只得妥协,下诏挽留王凤。
王凤很快便对王章打击报复,王章在监狱中被整死,他推荐的冯野王也被免职。汉成帝不仅未将王凤拉下马,反而使他权势更大。此后,朝廷公卿见到王凤,无不侧目而视。
大将军王凤能咸鱼翻身,告密者王音立下大功,王凤便保举他为御史大夫。公元前22年,执掌大权达十一年之久的王凤去世。临终之前,他向皇帝推荐由王音出任大司马。王音为人比较谨慎小心,而以王谭为首的王氏五侯(五兄弟同一天封侯,故称五侯)则腐败不堪。这五个兄弟是皇帝的亲舅舅,无功受禄,却不知检点,相互攀比摆阔。
无聊的人有无聊的游戏。五个兄弟整天就想着如何把别人比下去,如何炫富。成都侯王商为了把河水引入自家宅第的人工湖,擅自凿穿长安的城墙,引一条水渠,目的是为了在小湖里泛舟。有一次,汉成帝到王商府中,发现他穿城引水,心里气坏了。要知道长安城墙是首都的防御工事,凿了个洞,这还了得。汉成帝不好当面发作,闷在心里。过了段时间,他到曲阳侯王根家中,发现王家的土山渐台与皇宫中的建筑一模一样。汉成帝再也无法忍住怒火,下令调查王商与王根。
两位舅舅知道汉成帝的底细,只要太后王政君出面,保管没事。于是他们扬言要在太后面前自残身体,以示抗议。汉成帝更加气愤,对查办此案的王音说:“外家舅舅为什么总喜欢惹祸败事呢?想在太后面前自残,唯恐天下不乱!外家宗族强大,以为皇上软弱可欺,朕非严惩不可。”
这下子把王商、王根吓坏了,皇上冒了杀机,还是低头认输吧。他们放下架子,背上斧头请罪,表示甘心受戮。其实,汉成帝并没有诛杀五侯的打算,只是吓唬他们一下。这件事令王氏五侯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但没有动摇王氏外戚的地位。
权位最重的大司马一职,成为王氏外戚的专利。
公元前15年,王音去世,王商接任大司马。三年后,王商病逝,由弟弟王根接任。如果说王凤与王音还勉强有些大局观,王商与王根完全就是暴发户与自私自利者。王氏当权久矣,引起朝野的广泛不满,纷纷上疏皇帝,将国内发生的灾异之象,归结为王氏专权的结果。
汉成帝没有主见,心中犹豫不决,便询问老师、儒学大师张禹。张禹年老,不想卷入过多的政治纷争中,和稀泥说了一通不痛不痒的话。王氏专权,人神共愤,这位儒学大师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含糊其词,实在令社会正义之士感到愤怒。
儒生朱云愤而上疏,在金銮殿上慷慨直陈,批评朝中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不能益民。说到动情处,他大喊道:“臣请皇上赐给斩马剑,去砍断一个佞臣的头颅。”汉成帝问道:“你说的佞臣是谁?”朱云答道:“就是张禹。”
皇帝大怒,呼御史把朱云拖下去。朱云抓住殿上的栏杆,死不放手,几名卫兵上前拉他,竟把栏杆拉断了。幸亏左将军辛庆忌苦苦求情,才保住朱云的小命。后来,工匠要更换被拉坏的栏杆,汉成帝制止道:“不用换了,修补一下就行,留着表彰敢斗胆直言的忠臣。”
看来汉成帝也不是一个糊涂蛋,他岂不知王氏擅权,只是自己沉溺于温柔乡无法自拔,朝政不交给自家舅舅,要交给谁呢?
在此期间,王氏外戚出了一位后起之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王凤及其兄弟是第一代外戚,王莽则属于第二代。王莽的蹿起速度十分迅速,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二十九岁受封新都侯,迁光禄大夫、侍中,成为外戚集团第二代领军人物。
公元前8年,大司马王根因体弱多病,向汉成帝提出辞呈。谁将出任大司马呢?淳于长的呼声很高。
淳于长是王政君的外甥,优势在于资历很深,官职位列九卿,同时与王氏外戚沾了边。更重要的是,淳于长深得汉成帝的信任。当年赵飞燕扳倒许皇后,一心想登上皇后的宝座,太后王政君嫌她出身寒微,迟迟不肯答应。正是淳于长利用特殊身份,说服王政君同意立赵飞燕为皇后。淳于长为汉成帝与赵飞燕立下大功,地位扶摇直上,权势水涨船高。
然而,淳于长过于胆大包天了。首先,他与被废的许皇后的姐姐许孊通奸,又娶她为偏房,这是很犯忌的;其次,他接受许皇后的大量贿赂,承诺在皇帝面前说好话,争取让她当左皇后;还有一点更要命,他甚至经常写信给许皇后,充满轻佻挑逗的言语。
皇帝不要的女人,也不是别人可以随便碰的。王莽有心染指大司马之位,他不动声色地收集淳于长的罪状。当汉成帝得知脸都气黑了,以大逆不道,将淳于长逮捕问斩。可怜许皇后赔了钱财,最后还赔了命,被皇帝赐死。
王莽勇于揭发淳于长的罪行,忠直可嘉,王根推荐王莽为大司马人选。水到渠成,王莽终于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年他三十八岁。
不过,仅仅几个月后,汉成帝暴死。皇帝暴死,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包括王莽,也包括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公元前7年的某天,汉成帝突然暴死。
汉成帝虽然好色,身体却颇为强壮,且只有四十六岁,怎么会暴死呢?根据野史记载,成帝之死,与服用壮阳药物慎恤胶有关。这种药是赵合德从术士那里得来的,一般一次只能服用一丸,汉成帝那天竟服用七丸。清晨起床时,皇帝弯下腰穿鞋子,站起身时忽然全身麻痹,衣服滑落,说不出话,不久即暴死。
自从赵合德进宫,十余年,汉成帝对她的宠爱丝毫没有减少,他把赵合德称为“温柔乡”,说“宁愿终老于此温柔乡中,不愿像武帝追求白云乡”。最后果然如自己所说,死在温柔乡中。
皇帝之死震惊朝野,太后王政君下令调查死因。皇帝死时,只有赵合德一人在场,她便成了调查的重点。
赵合德十分清楚,皇帝一死,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无依无靠。在皇帝眼中,她是女神,可在别人眼中,她是扰乱皇宫的妖妇。昨天,她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今天,她要像阶下囚一样面对别人的审问。仅仅一夜,乾坤逆转,这就是命吧。女人的命,有时像风筝的线,一扯就断了。赵合德并不像姐姐热衷于权力,她只是想永远被男人宠爱罢了。她也做过一些坏事,不过总的来说,不是很坏的人。她的生活圈子很小,只想与所爱的男人一起缠绵,是比较单纯的,她的话皇帝百依百顺,可她并没有因此染指政治。她与刘骜恩爱十年,男人突然暴死,足令她肝肠寸断了,还要面对冷冰冰的审问,她如何受得了呢?
她选择了一死了之。自杀之前,她悲凉地喊:“帝何往乎?”皇帝到哪去了呢?黄泉之下能不能相见?来生还有缘吗?没时间想这些了,一代绝色美女,又是红颜薄命的下场。
赵合德香消玉殒,姐姐赵飞燕则成了皇太后。由于汉成帝没有子嗣,皇位由侄子刘欣继承,史称汉哀帝。失去大靠山后,赵飞燕处境不好,她的政敌们开始挖掘她与赵合德谋害皇子的事实真相,企图秋后算账。但赵飞燕毕竟是皇太后,哀帝刘欣得以继位,她是出过力的,因此追究“燕啄皇孙”的事,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
六年后,哀帝死了,王政君任命王莽出任大司马,主持政事。赵飞燕立即遭到报复,王莽指责赵飞燕姐妹“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将她废为庶人,遣往汉成帝的陵园守墓。从皇太后到守墓人,赵飞燕体会到人世的辛酸与凄凉。天地茫茫,曾经倾国倾城的她,沦落到与死人相伴,生已无趣,死亦何苦?她选择与妹妹同样的路,在她守墓的第一天,以自杀的方式孤独地离开人世。
(摘自《汉朝原来是这样》 醉罢君山/著 现代出版社/出版)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王欣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