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克林顿也许不是一个好男人,但绝对是一个好总统
发布时间:2025-09-08 15:14 浏览量:5
谁都记得1991年莫斯科的那家麦当劳,排长龙,货都不够卖,一时间成了整个城市的中心。那个冬天,苏联刚刚解体,一切都像被掀翻了锅盖,美国的自信心却快要从白宫溢出来。你能想到吗?全世界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看着美元、牛仔裤和炸鸡在地球各个角落大行其道。不分肤色、宗教、语言,年轻人穿着Levis牛仔喊着美式口音俚语,谁的梦想里不夹杂点美国家的影子?这中间有没有一点点荒诞?还挺有意思。
有人说,美国那会儿当真没有论敌。数据摆着:1994年,美国GDP总量7.3万亿美元,比日本高出大半个身位,说对手其实根本没有对手。你数一数华盛顿的三军基地,全球有750多处,100多个国家翻地图都能找到星条旗。军事干预?地球表面四分之三到处是他们的势力范围,48小时能跨越半球。好像其他国家就是美国的邻居,即便没挨着,也随手可控。
好莱坞更吓人,《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票房都是全球转。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跟联邦快递一道,都流转进了属于美利坚的流行盒子。布加勒斯特那场演唱会门外还有百万人围堵,军队维持秩序,这事儿放今天,谁见过?那样的美国电影,一下让全世界看到自己有多渴望自信和自由。连亚马逊丛林的土著都知道America,这是不是太夸张?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那是克林顿的时代。有人把克林顿叫作“世界的第一人”。管你喜欢不喜欢,冷战后第一个连任且把美国推向黄金十年的,也是他。1990年代,媒体里总有他的照片,笑容带着点狡黠,眼神却诚恳。他是典型的“小镇青年”,生于霍普,三个月大父亲车祸身亡。妈妈带着再嫁,他成绩一路顶尖,却极度自卑。说不定,这才让他后来拼了命往上爬。你能说他不是好总统吗?可他绝对不是什么好男人。
阿肯色州1957年那场“小石城事件”让克林顿立志改变美国。白人学生怒气冲天反对黑人入学,州长带国民警卫队站岗,最后联邦军队强行维和。这对11岁的克林顿刺激太大。四十年后他身为总统登陆纪念仪式,说正是这事点燃了心里的政治之火。这逻辑怪异吗?不见得。有些事就是拧巴着改变人的命。
上了乔治敦的克林顿,还是不怎么合群。1962年玩“模拟白宫”,讲了太多成年人都听不懂的经济道道,还一度让肯尼迪总统记住了他。肯尼迪说将来能当总统,不过谁能想到真成了现实?克林顿后来还被骂成是肯尼迪的“花花公子升级版”,俩人年龄、脸蛋、风流史都太像,只不过历史没全按范本写。
学历方面,克林顿确实让同辈政客汗颜。乔治敦毕业,牛津留学,耶鲁法学院全A毕业,又遇见了希拉里。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几度竞选总统的希拉里。有人说他们是最佳拍档,也有人说这婚姻其实权力本位,不管,反正两人之间分分合合都闹得沸沸扬扬。大学里克林顿已经喝酒、玩乐、惹事,希拉里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两人各有各的爱好。
1976年,他30岁当上阿肯色州历史最年轻的司法部长,两年后轻松当选州长,80%支持率,高得离谱。一般人以为他一路顺风,其实做的都是最下层的活——降低犯罪率,让经济好起来。他后来连任五届,阿肯色州的面貌确实大变,经济、就业、教育全都提档升级。说白了,能折腾出动静,也有点门道。
不过克林顿有点太张扬。1988年去纽约亮相节目,吹了一曲萨克斯,现场观众几乎忘了他是政客。当年美国政坛真没几个像他这样既多才多艺又世故的。层层叠加的成功履历让他在92年大选直接对线老布什。那口号:“问题在经济”,几乎踩在美国人的痛点上。
1992年洛杉矶暴动正赶上选季,老布什强硬镇压、派兵,社会矛盾激化;克林顿下基层、高调喊和平,赢得一票中下层选民。要说他的选举是靠手腕,也行,也有点偶然。电视辩论里,克林顿看着老布什,年轻自信,那时候美国人真想要个能重启美梦的新总统。
克林顿以43%支持率胜出,开启属于他的新时代。刚上任遇到财政危机、债台高筑、种族矛盾,克林顿大刀阔斧搞经济:减税、扩大投资、拉动就业,还施行社会平权法案。别说,还真行得通。统计数据显示,克林顿时期GDP年均增长3.8%,失业率5%左右,连续创盈余纪录,财政盈余巅峰时高达5600亿美元。你说牛不牛?
外交上,是温和派。冷战结束,克林顿开放美越关系,缓和中美、美俄,解封古巴。巴以问题、半岛核危机,美国都要插上一脚。别以为他是好好先生。实际上,他一边和叶利钦称兄道弟,一边推动“北约东扩”,最终为后来的俄乌局势埋雷。这种操作,你说高明?也有点自负成分。
索马里干涉,搞砸了,“黑鹰坠落”让美国灰头土脸。卢旺达大屠杀爆发,克林顿这回怂了,没敢干预。国际媒体把他骂惨,说美国丢了“世界警察”的帽子。不过也正因如此,美国人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累了”,没必要事事管。可矛盾的是,克林顿后期还不断以人权、民主的名义全球出巡,摆出一家独大的气场。
说起来,克林顿还有不少个人局限。莱温斯基丑闻大爆炸,三千多页调查报告,绯闻女人名单排长队。他成了美国历史上首位因私德被弹劾的总统,虽最后有惊无险没下台,但美国总统形象一夜崩塌。美国人不再相信总统只会工作、从不开小差。这事对他的医保改革是致命打击,1万亿美元投入打了水漂,连带拖了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大后劲。
而希拉里,不变的“铁搭档”,不断帮丈夫辩护、遮丑,媒体分析师乐此不疲地猜两人关系是不是纯粹靠利益纽带维持。有人干脆说希拉里也是政治天才,为了权力可以对婚姻一切睁只眼闭只眼。哪里有那么单纯的爱情?有嘛。
有时候想,克林顿作为总统为美国做了那么多,到了关键节点又总能踩到自己的尾巴。他的才华、战略、运气组合得像一场盛大的派对,可私生活烂到骨子里。克林顿第二任期,绯闻缠身,反而像拖着美国一起熄了火。你要说他的好和坏,彼此消解,有点像黑白棋盘,两边都不干净。
他卸任时,美国国力正巅峰,财政盈余无敌,军事基地全球开花。可这一切过后,2001年后美国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全球号召力。互联网经济爆发,世界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变化。有人觉得没有克林顿,美国也会强大到那个地步。有吗?说不准。他至少用了自己最复杂、最世俗的性格,把梦想和漏洞拉扯到了极致。
到现在,不管怎么看,克林顿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他的失败也不算稀奇。美国的强大未必全靠个人努力,可个人的矛盾、脆弱,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标记。
回过头说一句,美国的90年代,确实是最后的全盛时光。再没有那样堂而皇之的自信与波澜。有人惋惜,有人庆幸。总之那段历史里,没有人能绕开克林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