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生“福将”,一生吃喝玩乐,却躺赢成共和国开国功臣(2)
发布时间:2025-09-08 21:28 浏览量:4
谁说人生就得按部就班?有些人的命,天生就带点戏谑。别的不说,唐生明这种“花花公子”,身中大风大浪,却总能像猫一样四脚朝天摔下来,连灰都拍不掉一粒。重庆的山雨欲来,他还在发愁今天晚饭吃点什么,没想到一阵“忽悠”,就被蒋介石和戴笠给推到了大上海。说是带着任务,其实他自己都没搞明白多少套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那个时候,许多人都忙着要做大事,可像唐生明这样边吃喝玩乐边被卷进历史洪流的,少见,也让人忍不住想:“这人,能混得下去?”
从轮船上下来,唐生明抱着自家夫人徐来站在甲板,一眼望去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霓虹灯、转角咖啡馆里哼歌的洋小姐、甚至是法租界里的慵懒阳光,都在召唤着他。他要说一句实在话,这地方只要没那些日本军旗飘着,简直是他梦想里的天堂。
可老天也爱开玩笑。码头上,除了热闹的搬运工,干净利落的西装男人中掺着几拨日本兵。他心里一紧,笑容立刻绷住了——那种日日夜夜的忧虑,比夜上海的灯影还要冷。幸亏,他的老朋友潘三省早早就来接应,看他一副热情得不行的样子,唐生明的心多少安稳了些。
说起潘三省,这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上海滩有点名气的人,大多和他沾点边。这位大爷白手起家,光是酒吧、舞厅、赌场,就开了好几处,坊间正流传他打算在霞飞路再开一个新场子,说只要能搂住权贵,什么华人、洋人都不是事。唐生明这种天生享乐的,和他聊得开。潘三省捧人捧得有一手,给唐生明的接风宴上,不只拉来了一帮“圈里人”,还安排了几位小有名气的新锐女明星。那些姑娘推杯换盏,都喊徐来“大姐”,自来熟的劲头连唐生明都觉得有点飘飘然。
唐生明见惯了大场面,本以为能自在松口气,结果潘三省一转身竟给他介绍了几位狠角色。什么名头没听过?但一听“公安局副吕惟诚”在场,唐生明还是暗地里打了个哆嗦。目前上海滩的权杆子,正是这些左右逢源的人握着;踏错一步,身家性命就在他们几句话之间。
你说老友潘三省是真为他好,还是也在算计,多半都有点。唐生明这种人做朋友容易,当靠山难,但局势到了这个地步,连夜店老板都想着靠近重庆的“贵客”当点保险。宴会上,唐生明和一群公司经理,装作聊喜剧明星,其实心里都在琢磨彼此底细。这种饭局的香味,混着防备和试探,谁都不敢喝醉,唐生明却偏偏能,玩着谦逊与油滑的艺术。
转天,更棘手的局来了。另一边,沪上的“新贵”蔡孝乾主动约见。蔡早年和唐生明有点交情,如今已爬到法租界安全顾问的位置,经常和日本宪兵打交道。两人边喝咖啡边寒暄,蔡话里话外都在打听重庆方面的风声,还有唐生明怎么突然来了上海,有没有点什么“大动作”。唐生明装傻,套用“混江湖”的那套话,说自己来上海只是想图个太平、享受人生。
西餐厅里风轻云淡,蔡孝乾却下意识摸了下手边的左轮手枪。见多了上海滩的风云人,蔡不是一般人,他问:“唐兄,你要是真图享受,怎么还带全家搬过来,难道重庆那边待不下去了?”唐生明笑说:“蔡先生眼光毒辣,没的说,实话讲,重庆太闷,我呢,这人闲不住。”其实心里也是提防着,知道这类人表面上跟你哥俩好,一转身说不定就能出卖你。
不过说来也怪,唐生明这种“游魂”型的人物,有一点倒是真的,他总能让人对他的危险性产生怀疑。这天喝到散席,蔡孝乾也只说:“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唐生明笑笑,知道自己又蒙混过去了。
在上海安顿下来,唐生明其实是既忐忑又得意。此刻的上海,不止是风月旖旎,更是一窝虎豹。你看那影星在舞池里旋转,背后可能就是军统眼线;赌场里碰杯的“老板”,搞不好昨晚还埋伏在租界巷口等人暗杀。唐生明没少见这类江湖厮杀,但这次自己处在局中,有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但局势紧张归紧张,生活还是要过。唐生明安慰自己:只要守好本分,不去碰政治的烂摊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明眼人都知道,身在这张大网上,哪有“守好本分”一说?
很快,南京那边递来请柬。不是别人,就是传说中“谋略家”胡兰成出面。唐生明一开始还以为是开玩笑,毕竟胡兰成风评太杂,在汪伪身边鬼神难测。但面子不能不给,唐生明带着徐来硬着头皮坐上驶向南京的小火车。这一程,火车里人声嘈杂,唐生明却反倒有些放松。和普通小贩闲聊几句,大家谈的都是外头官场谁谁又倒台了、哪家人女儿嫁得好,说到“汉奸”这词时,车厢里一阵唏嘘。唐生明听着,心里有点五味杂陈:时代造人,有些路,你不想走,也被推了进去。
下了火车,南京仍旧冷清。街头偶露的日本宪兵,让人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到了胡兰成的公馆,唐生明才知正戏来了。胡兰成出面当“东道”,其实是替汪精卫邀功。唐生明跟胡兰成“扯闲道”,从茶馆聊到戏曲,又转头绕开政治,落到哪家餐厅手艺最好,胡兰成笑得意味深长,却始终不动声色。唐生明心想:这局里,怕是随时会有毒蛇出洞。
但尴尬的时候也有。汪精卫亲自设宴请唐生明,有意拉拢,又话里带刺。吃到一半,汪精卫提起老友与往事,唐生明赶紧接茬,埋头喝酒,生怕扯到重庆和军统头上。席间陈璧君见缝插针“话外有话”。唐生明有些顶不住,这时一边的徐来顺势端起酒杯,“大姐”的派头一显,现场气氛这才缓过来。唐生明心头叹口气,明白自己这一关算是半过。饭后胡兰成又拉着他谈心,话里总是似是而非。老江湖唐生明只能用“我只图清闲”的幌子,“装傻”到底。
说起来,让唐生明吃惊的不止汪精卫这样的老朋友难应付,连周围那些曾经愿意两肋插刀的故交,如今也变了样。酒局后,有一回闲谈,黄侃(汪伪高官之一)半真半假地试探道:“唐兄,这阵子重庆风声紧,你也小心点吧。”话外有话,唐生明笑了笑,“我都成个废人了,还能有啥大事?”回头却觉得心头发凉。
然而,外头形势比他想象的还复杂。没多久,就有人将唐生明受命“卧底”的流言散到了租界。有心人查来查去,只见他整天和些剧场老板、影城经理厮混,吃喝嫖赌,无一点正经事。重庆方面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在饭桌上公然“打趣”:唐老四,听说你混成了伪职,真牛啊——这种话传到官场,顿时掀起一阵波澜。
但最让唐生明哭笑不得的,其实是外界对他的误会和好奇。有人说他“演技高超”,能在几个大佬前周旋,专门吃喝玩乐做掩护;也有人背地里骂他“忘恩负义”,连兄弟都敢甩。“汉奸”的名声一出,连他哥哥也得装出“痛恨”弟弟的态度,每天被亲戚朋友围门来问,气得直骂天骂地。唐生明心里清楚,戏要继续演下去,命还能保着,别无选择。
不过,时代的洪流推着人往前走,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唐生明表面上依旧嬉皮笑脸,其实每次回家,都会抱着徐来叹气,“人这一辈子,有时候真由不得自己。”外头的世人怎样评说,他管不了了。可夜深人静,谁又能知道,这个曾经在歌舞场里“挥金如土”、如今被毕恭毕敬称作“委员先生”的唐生明,心里是多么难言的苦涩与彷徨?
上海的霓虹照样亮着,南京的风也依旧冷得钻骨头。唐生明,这出戏还得接着演下去,真真假假,荒唐与辛酸夹杂其中。历史翻过去,谁会记得这些人的挣扎?有时候想想,这天下究竟是谁的?我们这些看热闹的人,一边拍手一边唏嘘,心底谁不是暗暗感叹:做人难,混世更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