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选富家女,用一生挥霍20亿,死时只剩2万,名字你或许熟悉

发布时间:2025-07-17 20:12  浏览量:1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沈阳小品中的经典台词,估计很多人还记得。

可今天要讲的这位主人公,硬是用她跌宕起伏的一生,证明了钱真不是万能的。

她被网友称为“天选之女”,从小含着金汤匙落地,家财亿万,美貌惊艳,是20世纪的顶级名媛。

可她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从2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到去世时银行账户只剩3500美元,约2万人民币,刚够办个后事。

她的故事充满了奢华、悲情、起伏不断,看完让人忍不住想问:钱真能买到幸福吗?

而她的名字,你或许熟悉。

1912年11月14日,纽约的一个豪门家庭迎来了一位小公主,名叫芭芭拉·赫顿。

她的家世,简直是“天选之女”的标配。

外祖父弗兰克·伍尔沃斯,是美国伍尔沃斯百货公司的创始人,那可是当年零售界的“淘宝”。

父亲爱德华·赫顿,是纽约投资银行E.F.Hutton的联合创始人,妥妥的金融大佬。

芭芭拉一出生,就注定要过上别人几辈子都想象不到的日子。

五岁那年,她继承了外祖母留下的2800万美元信托基金。

别小看这数字,1920年代的2800万,换算到今天,差不多得有20亿美元,约140亿人民币!

到了21岁,父亲又帮她把这笔钱打理得风生水起,增值到4200万美元。

那个年代,一张电影票才5美分,她这笔钱能买多少票?

算下来,她妥妥是全球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媒体给她取了个响亮的外号,“亿万宝贝”。

芭芭拉不光有钱,还长得美若天仙。

金发碧眼,气质高雅,活脱脱像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公主。

她的每一步都踩在镁光灯下,报纸头条、社交舞会,走到哪都是焦点。

18岁那年,她在纽约办了一场生日派对,来的全是好莱坞明星、欧洲贵族、社会名流,奢华得让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批评她“挥金如土”。

可对芭芭拉来说,这不过是她日常生活的开胃菜。

可别以为有钱就等于幸福。

芭芭拉的童年,简直可以用“惨”来形容。

五岁那年,母亲因抑郁症自杀,芭芭拉是第一个发现母亲尸体的人。

小小年纪,面对这样的打击,心里的阴影可想而知。

本该是父亲站出来给她温暖的时候,金融大佬老爸却忙着自己的事业,直接把她“甩”给了保姆。

从此,芭芭拉跟着保姆辗转于各个亲戚家,像个没人要的小包袱。

七岁时,最疼她的外祖母也去世了,留下的巨额遗产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温暖的家,芭芭拉从小就学会了一件事:用钱来填补心里的空洞。

买最贵的衣服,戴最闪的珠宝,住最豪华的房子,这些成了她寻找安全感的唯一方式。

可钱能买到珠宝,却买不来一个拥抱。

七次婚姻,七场空

长大后的芭芭拉,依然是无数人眼中的“梦中情人”。

美貌、财富、名气,她全占了。

可在爱情这件事上,她却一次次摔得头破血流。

芭芭拉一生结了七次婚,每一次都以为找到了真爱,每一次却都像飞蛾扑火,烧得自己遍体鳞伤。

20岁那年,她遇到了第一任丈夫,格鲁吉亚的亚历克西斯·姆迪瓦尼王子。

这位王子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芭芭拉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童话里的白马王子。

可婚后没多久,她就发现,这位“王子”不过是冲着她的钱来的。

挥霍无度,豪车、游艇、派对,样样不落,两年后,芭芭拉心灰意冷,离婚了事。

第二段婚姻更惨,1935年,她嫁给了丹麦伯爵科特·豪格维茨—雷文特洛。

这位伯爵不仅花她的钱,还对她拳脚相加,甚至把她打进了医院。

更可怕的是,芭芭拉在这段婚姻里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兰斯。

为了孩子,她咬牙忍了三年,可丈夫的暴行变本加厉,她还因此染上了不好的习惯,患上了厌食症。

最终,伯爵因家暴被捕,芭芭拉带着儿子逃离了这场噩梦。

后面的婚姻也没好到哪去。

第三任丈夫是好莱坞当红影星加里·格兰特,算是她七个丈夫里唯一不图她钱的男人。

他帅气体贴,给了芭芭拉短暂的温暖,可两人性格不合,婚姻还是走到了尽头。

第四任是个俄罗斯赛车手王子,第五任是个花花公子,第六任是个网球明星,第七任又是个王子……

这些男人,要么冲着她的钱,要么图她的名气,外界戏称她为“王子集邮者”。

每段婚姻,都让她付出了高昂的赡养费和一颗破碎的心。

晚年,芭芭拉彻底绝望了。

她开始和一群年轻男子交往,挥金如土地“包养”他们,只为换来片刻的陪伴。

可这些男人,拿了钱就跑,留给她的只有更深的空虚。

她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再也填不满。

芭芭拉的挥霍,简直是种“艺术”。

她的收藏癖好让人瞠目结舌。

1935年,第二任丈夫委托梵克雅宝为她定制了一条铂金钻石手链,当然,钱是她自己掏的。

1939年,她花100万美元买下了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祖母绿项链,这条项链后来成了珠宝界的传奇。

她的收藏还包括中国粉彩碗、欧洲古董、名家画作,件件都是天价。

房产也是她的“心头好”,她在伦敦、巴黎、摩洛哥都有豪宅,出门必包租飞机,住酒店得是顶层套房。

到了晚年,她的生活更是夸张到离谱。

因为身体虚弱,她不愿意走路,干脆雇人抱着她出门。

她还说过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既然我能花钱让人抱我,干嘛还要自己走路?”这话听起来霸气,可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她的珠宝后来成了拍卖市场的“香饽饽”。

2012年,她的一对黄金镶嵌珍珠钻石耳夹在苏富比拍出19.45万美元,2014年,一条翡翠项链更是以2.14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翡翠珠宝的拍卖纪录。

可这些闪闪发光的宝贝,终究没能照亮她的人生。

孤独的终点

1972年,芭芭拉的独子兰斯在一场空难中去世,年仅36岁。

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儿子是她唯一的亲人,是她在这世上最后的依靠。

他的离开,让芭芭拉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厌食症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世界也早已崩塌。

1978年,66岁的芭芭拉独自死在加州一家酒店的房间里。

清点遗产时,人们震惊地发现,这位曾经的“亿万宝贝”,银行账户里只剩3500美元,约2万人民币,刚够办个简单的后事。

从20亿美元到3500美元,她用一生“完美”实现了“人死钱花完”。

芭芭拉·赫顿的故事,映射出了财富的真相。

她有钱,能买到世上最美的珠宝、最豪华的房子、最顶级的派对,可她买不到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买不到一个温暖的家。

她的童年缺爱,婚姻缺真心,晚年缺陪伴。

钱让她成了全世界的焦点,却也让她成了最孤独的灵魂。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芭芭拉的不幸,源于她把金钱当成了救赎的钥匙。

她用挥霍来麻痹自己,用珠宝来掩盖伤口,可到头来,伤口还是血淋淋的。

如今的社会,大家都在忙着追钱,忙着买房买车,忙着让生活看起来更“体面”。

可芭芭拉的故事提醒我们,钱能买到很多东西,却买不到心里的踏实。

真正的幸福,可能藏在一个温暖的拥抱里,一句真心的问候里,或者一个平凡但真实相伴的日子里。

芭芭拉用20亿换来了一个教训:钱,能让鬼推磨,却推不来真心。

你说,她这一辈子,幸福吗?

或许,答案藏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