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英烈(101)王兰英烈士生平
发布时间:2025-07-26 19:32 浏览量:1
王兰英烈士生平
山东省妇联妇运史组
王兰英同志是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女党员。她对共产主义的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并竭尽全力地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而奋斗.她不畏艰险,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不幸于一九三二年被敌逮捕,受尽了折磨。面对凶恶的敌人,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英勇悲壮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那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勇前进!
王兰英,又名文灿,字肖云。一九O八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籍广东省中山县。
王兰英的父亲,清朝来年在冠县、聊城等县做过知县,晚年罢官经商,定居于济南,娶妻妾三房。王兰英是二房所生,兄弟姊妹共九人。王兰英六岁人家塾,和哥哥姐姐同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和“四书”。十二岁时,和姐姐兰馨一起插入济南商埠小学三年级读书。她小学毕业后,于一九二三年考入了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十三班。
当时,女师已经有了党组织的活动,山东早期的女共产党员王辨(黄秀珍)、侯玉兰(侯志)、牛淑琴(刘淑琴)等都在这里读书。她们在王尽美、邓恩铭等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地在学校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使女师成为大革命时期一个十分活跃的革命阵地。
王兰英进入济南女师那年才十五岁。她性格开朗,热情豪爽,学习认真,善于独立思考,各科学习成绩均称优秀,由于她喜欢接触进步同学,很早就与高年级的王辨等结识了。她们介绍《中国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给她看,她如获至宝,手不释卷地阅读,她思想敏锐,接受新鲜事物很快。她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利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特别是第一个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强烈地吸引着她,她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为什么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因之,她更加痛恨中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反动,更加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贪得无厌的侵略,也更加同情劳动人民的痛苦。她认识到中国要独立富强,广大劳动人民要获得自由和解放,过上幸福的新生活,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更动统治阶级,砸烂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妇女要挣脱封建锁链的束缚,争得男女平等的权利,也只有起来斗争。革命的火炬,点燃起了她心灵上的明灯。她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最大的乐趣,就是为革命理想而奋斗,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从此,她经常和侯玉兰、牛淑琴等同学一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讨论时事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的现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十三班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王兰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自然就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她厌恶这个腐朽没落的官僚家庭,因为在这个家庭里只有彼此之间的利害冲突,互相钩心斗角,谈不上什么自由和幸福,没有温暖与疼爱。儿女的婚姻大事由家长包办.实际上是两姓家庭之间金钱权势的交易。特别是女孩子,简直要成为家长谋取利益的资本,甚至要沦为牺牲品。有一次,王兰英父亲的一个朋友登门说媒,想把兰英和她的姐姐兰罄许配给济南一个资本家的双胞胎儿子。那是两个纨绔公子,不学无术。王兰英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就理直气壮地对父亲说:“他们两个是终日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我决不从命。"由于王兰英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只得作罢。
一九二四年,王兰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经侯玉兰、牛淑琴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以全部精力投入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当时,党组织的主要活动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战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济南女师在侯玉兰、王辨、牛淑琴、王兰英等党、团员的带领下,秘密组织了学习小组,吸收一些要求进步的同学,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浅说》《科学的人生观》《俄罗斯妇女》等书刊,并经常讨论时事政治问题。以后,她们为进一步扩大影
响,就以研究学问的名义,在校内组织了读书会,各班也都建立了读书小组,很多同学纷纷参加了这一活动。党团组织就在读书会内物色积极分子,向她们介绍革命书刊,还常常利用星期天秘密地组织她们阅读和讨论。
王兰英是读书会的发起人之一。她思想敏锐,能用简洁明了的言辞较透彻地讲解马列主义的理论。她谈吐富有风趣,经常绘声绘色地讲些革命故事来启发大家。有一次开读书会,她坐在床上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小刘提议先请她讲一段,大家再讨论讨论。她笑了笑,讲了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问世的伟大意义。屋里很静,大家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当她用“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来结束讲话时,大家仍然屏住气息,沉浸在美好的革命理想中。过了一会,一个同学站起来望着大家,深有体会地说:“枷锁只有在革命中打碎,世界是无产阶级的”。接着,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了。
这次聚会结束时,小刘走到兰英身边,好奇地把她的《共产党宣言》拿在手中,翻开第一页轻轻地读了第一句:“一个怪物,(注)共产主义的怪物,在欧洲徘徊。……”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哎呀,一开头就难住了。为什么说是怪物呢?我不懂。”她用疑问的目光望着兰英。兰英鼓励她说:“你别着急,读完一段,仔细地琢磨它的内容,多看几遍,多想几遍,慢慢就会明白的,你拿回去试试看!”
在读书会中,党团员们事先就计刘好,读《共产党宣言》时,要一个团员带一个同学,两人一起读。这样便于一块研究,进行辅导,也便于了解同学的思想情况。张影心同志当时是团员,就自告奋勇和小刘一起读。这本《共产党宣言》,也就成了读书会成员入团前的必修课。后来,在一次读书会上,忽然有个同学问:“马克思是什么(注)《共产党宣言》初译本将“幽灵”译成“怪物”样子?我多么希望能看到他的画像!”又一个同学问兰英有没有,并说读书会里应该有一张马克思的像。张影心知道,兰英身边原来有一张从书上剪下来的马克思画像,她入团那天就是在那张像前宣誓的。兰英平时像宝贝似的珍藏着它,所以她正希望兰英拿出来,让同学们看看。想不到,兰英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新画的马克思像,比书本还大。大家都惊异得欢呼起来,高兴得拍着手跳起来了。兰英把画像挂在东墙上,同学们站在画像前,以崇敬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
过了一会儿,兰英把马克思像取下,仔细地卷起来收好,又对大家说:“我们读书会本来应该挂马克思像,可现在还不到时候。等到革命胜利的时候,我们要高举着马克思像上街游行,热烈庆祝哩!”兰英这几句话,使同学们更加振奋了,大家好像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都会心地笑了。
对于那些彷徨徘徊于歧途的同学,兰英也满怀热情地用进步的思想去引导她们走向光明的道路。王兰英不愧是她们的良师益友。
十三班有个同学,名叫朱庆荣,爱好文学,学习成绩不错,她的理想就是当一辈子教师。她认为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当一名只管教书而不介入任何政治活动的教师,是最清高的。因此,她终日埋头读书,对周围发生的事物不闻不问。若有人和她谈起当前的时事,她立刻就摇头说:“非我辈能为力也。”但是,到一九二六年,她却笃信马列主义,成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她这个重大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呢?朱庆荣自己对同学们说:过去我是一个书呆子,想得很天真,多亏兰英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那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军阀混战,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能安安生生教一辈子书呢?教育如果脱离社会实际,教出来的学生不知中国应向何处去,这样的学生对社会有什么用处呢?学生们一旦觉悟了,也必然会起来反对这样的老师。她还表示:“我首先要当一个革命者,就是当教师,也决不做一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教书匠。”还有一名同学叫李书琴,那时才十七岁,终日闷闷不乐,听课时精神恍惚,不知有什么心事,当她看到同学们有说有笑时,就背过脸去偷偷落泪。兰英看到这种情景,猜想她内心一定有什么痛苦,就主动和她接近。由于兰英诚恳热情地对待她,她就把兰英当做知心朋友,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她家里早给她订了婚,男方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是一个终日寻花问柳的浪荡公子,学习不好,老是留级毕不了业,所以没有结婚。他父亲说,明年不管毕业不毕业,一定要给李彤琴完婚。李书琴对这桩婚事一西个不愿意,但又觉得无法摆脱,因而十分悲观,不想活下去了。王兰英对她的处境非常同情,常给她讲只有起来反抗斗争才能争取自由解放的道理,并吸收她参加了读书会,使她进一步懂得了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与妇女彻底解放的关系。李书琴看到了光明的前途,鼓了斗争的勇气。一九二六年学校放暑假前,在兰英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她毅然逃离济南,安全到达了长江以南的一个亲戚家里,并参加了革命。
王兰英同志就是这样以高度的革命热情,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启发人们的思想觉悟,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一九二五年五月底,青岛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奉系军阀屠杀罢工工人的青岛惨案,上海爆发了英日帝国主义大肆屠杀工人、学生的“五卅”惨案。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很快传遍了全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有各个革命阶级参加的革命大风暴。济南举行十万人的大会,工人、学生、商人纷纷罢工、罢课、罢市,声援上海、青岛的反帝爱国斗争。女师的党团员,发动同学们和男校学生一起集会,游行示威,并串街走巷进行募捐,支援沪、青工人。当时,王兰英担任女校的代表,负责与男校学生联络.取得一致行动。把所在的班,募捐工作开展得特别好,募捐的款也最多。
这时,王兰英已经担任了共青团济南地委的宣传工作和济南女师及济南女中两校团支部的工作。同时,党组织还派她到铁路系统开展工运工作。她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她毫不怯懦,更加忘我地工作着。王兰英同志很注意组织好团的活动,每次团的组织生活或其他活动她都参加。每次开会要讨论什么问题,怎样进行讨论,事先她都考虑得很细。除校内活动外,她还经常到工人群众中去做调查工作,并向工人讲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及勾结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罪恶,宣传共产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为劳苦大众谍幸福的,并反复说明无产阶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团结广大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才能过上好日子。
她不分白天黑夜,不知疲倦地从事革命活动,常常两眼熬得通红,人也消瘦了,上学经常迟到旷课,但她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好。有一天,她又迟到了,走进教室时,老师正在一个个地叫同学们到黑板前去解一道数学题,好多同学解答不开,老师见兰英又来迟了,就生气地叫她上去解答,没料到,她从容地走上土,拿起粉笔很快就作出了答案,完全正确,老师和全班同学都以惊讶的目光望着她。但是,学校当局却向她提出警告,如果再继续旷课,就得开除学籍。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帝国主义为了大肆侵略和掠夺,不仅用武力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同时还利用宗教来麻醉、奴化中国人民,妄图瓦解中国人民的斗志。在党的领导下,济南先后成立了“反帝大同盟”和“非基督教大同盟”,开展宣传工作,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化中国人民的阴谋,发动群众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有一次共青团济南地委布置女师和女中团支部,趁圣诞节教堂放电影时撒传单,于是,她们以“反帝大同盟”的名义事先写印好了传单。圣诞节这天,王兰英和同学们把传单一张张叠成小方块,藏在大围巾底下,走进基督教堂,在靠近门口处分散坐下,当教堂内灭了灯正要开始放映电影时,她们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把传单向人群中抛去,随即悄悄地退出教堂。等教堂发觉,打开电灯时,她们早已无影无踪了。王兰英和同学们出了教堂,直奔向帝国主义以教会名义举办的齐鲁大学,走进女生宿舍,向大家散发传单。接着,又奔向大饭厅,正好是开饭时问,她们把传单一撒,学生们扔下碗筷就去抢着看,一大群人涌出饭厅,以敬佩的目光送她们走出校院,有的学生还在后面喊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为她们助威。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之后,王兰英同志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的名义加入了国民党,成为跨党的女党员之一。那时,国共两党既联合又斗争,斗争在较多的场合下是在桌面上争论,然而却是针锋相对,非常激烈的。在许多场合,王兰英都是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积极地宣传我们党的主张,坚定地维护我们党的利益,并用各种方式团结国民党左派力量,揭露右派的反动阴谋。
一九二五年冬,中央派张昆弟同志来山东,恢复了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张昆弟同志任书记,王兰英同志被推举为执行委员会的委员,是全省妇女运动的领导人。
一九二六年春,北京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三.一八”大惨案。起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时,用日军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结果被守军打退。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在李大钊等同志率领下,北京五千多群众集会抗议,会后游行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日本的忠实走狗段祺瑞,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开枪镇压,结果死亡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反抗。在中共山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济南各校进步学生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揭露“三·一八”大惨案的真相,发动群众起来声援北京人民的爱国斗争。牛淑琴和王兰英等同志从团地委拿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政府”等标语和传单,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在校内张贴。第二天清早,同学们刚起床就看到了,并纷纷议论开来。校方怕惹是非,急忙派人刷掉。可是一到晚上,她们又贴出来了。她们机警灵活,还把标语传单和浆糊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走上大街,穿进胡同,趁人们不注意,迅速地把标语传单贴到墙上。青年学生们的广泛宣传,很快就使济南各阶层的群众知道了北京“三·一八”惨案的真相,都很同情和支持学生们的正义斗争。随之,各界人士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声明,通电全国,追悼死难烈士,声讨段祺瑞迫害爱国学生的暴行。这次学潮,给山东军阀当局造成很大威胁。奉系军阀张宗昌被学生的革命行动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遂秘密开出名单,企图逮捕一批进步学生。女师校方怕受牵连,遂于“三·一八”惨案后诚惶诚恐地将牛淑琴、王兰英等进步学生开除。党组织得知后,立即将牛淑琴转移到上海,将王兰英留在中共山东省委地方执委会工作。不久,王兰英与张昆弟同志结婚。
在大革命期间,党为了培养革命干部。曾输送不少的同志去苏联学习。一九二七年春天,王兰英同志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她学习努力,刻苦认真,精益求精。她原来不懂俄语,
就奋力突击,甚至废寝忘食,不长时间就能听能讲也能写了。一九二八年,中山大学和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大学。同年六、七月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王兰英同志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六大”之后,她经常参加党的一些活动,很少到学校去了。一九二九年春天,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学习。回国后,党根据国内革命的需要,分配她到上海沪东区做工人运动工作。
一九二九年冬,一天夜里,在全国总工会秘书处工作的牛淑琴同志,忽然接到通知说,上级将派人来取支援海员罢工的宣传品。第二天晚上,雨夹着雪花不停地下着,果然有人来取传单了。牛淑琴没有想到,来人竟是王兰英同志。她俩都喜出望外,高兴极了。这是她们一九二六年在济南分别之后第一次见面。两个久别重逢的亲密战友,各自叙说了别后的情况。那真是千言万语诉不尽,情真意切心连心!当王兰英谈到她在沪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时,目光炯炯,语气十分坚定地说:“若不启发工人觉悟,发动斗争,资本家、厂主是永远不会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待遇的。我们要坚决地领导工人向资本家进行斗争。”她一边说,一边把冻得冰凉的双手插进牛淑琴的袖筒里,牛淑琴用自己的体温暖和着她冻僵了的双手。这一对风雨同舟的战友,亲密无间的姊妹,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两颗火热的心也在一起跳动。夜深了,王兰英才带上那包宣传品离开了牛淑琴的家,日着黑夜的风雪,远远地走去了。
一九三O年春,王兰英调到全国总工会工作,经常到秘书处,有时送稿件,有时送印刷品,有时送警报或报告工作情况。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她拿了一些宣传稿回全总,两手冻得通红,也顾不得暖和一下,就赶印起来。她那种对工作积极认真的精神,给人留下了刻的印象。同年,王兰英随张昆弟同志去湘鄂西苏区工作。一九三一年夏,张昆弟同志不幸牺牲,王兰英同志回到上海,后来,党组织又派她到广东省委做秘书工作。广东省委因屡遭敌人破坏,遂迁至香港。一九三二年三月巾甸的一天,广东省委召开常委会,因叛徒告密,六位同志被捕,其中也有王兰英同志。经组织营救,被捕的同志于五月初离开香港,乘外国邮轮去上海,不料,国民党特务随船跟踪,在他们抵达上海时,又被敌人逮捕,并押回广州。王兰英同志第二次入狱后,受尽了酷刑折磨,但她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凶残的敌人一无所获,气急败坏,便下了毒手,先将其乳房割掉,又用竹签插入她的下身……她浑身血肉模糊,还强忍疼痛,呼喊“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王兰英同志英勇悲壮地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生命。
王兰英同志不愧为优秀的党员,不愧为革命的先驱。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