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启蒙老师表嫂结局如何?晚年:是她勾引我,让我成了坏蛋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2 浏览量:7
平生无憾事,唯一好女人
说实话,民国那点事儿,张学良的女人话题是真不缺人聊。要说“风流”,咱大帅少帅都是牌面。张学良自己晚年都咋呼过,说这一辈子,女朋友、红颜、露水情缘加起来好歹得凑个足球队。可话说回来,真正让他五味杂陈、一辈子记着的那个女人,偏偏不是那些显赫、芳名远播的漂亮名媛,而是他人生最早的“苦果”。他曾在暮年,提到某位林氏,说她“表里不一”,还埋怨道:“她,才让我成了坏蛋!” 到底他和这位小表嫂之间,是怎么一桩乱子呢?
话说那阵子,张府里来人是常事。老张家三宫六院,姨太太多得足够组个舞会了。下人们见美人见多了,眼光都刁。偏有那么一回,他表哥回来,不仅带着工作的消息,还添了个新姨太太——林氏。消息刚传开,连厨房大姐都嚷嚷,说这小表嫂长得“赛神仙”,走路都像能飘起来。张学良年纪不大,说不心动肯定是骗人的。
说来命运讲究个缘起,到底是他先见到林氏,还是林氏主动靠近,他自己说不明白。那天,林氏给他送东西进房,一推门,屋里亮堂堂的,她人未到声先到:“表弟,这眼神,是我脸上有花?”说着笑得轻灵,站得离他颇近,袖口擦过桌沿,他突然慌了。幼年张学良到底也见过美人,只是林氏那点“撩”太直接,叫他手足无措。桌上的书一摞,张学良胡乱翻起来,故作镇定,根本不敢抬眼。
林氏步步紧逼,靠过来那一刹那张学良僵硬得像个木头。外头突然传来鞋跟敲地的声音,表哥来了。张学良如释重负,赶紧闪远,林氏却像没事人似的,又叫人琢磨不透。
人的缘分有时候,是孽不是福。没过多久,张作霖获了批好人参,又让张学良替他送去表哥家。那次林氏看见他进了门,笑里藏刀,话里带钩,堂而皇之地和他拉起了话,行为越发亲密。张学良人虽小心思不少,但哪是她对手?他事后回忆,说林氏用纪晓岚的趣话来宽他心——“亲的不许,生的不能,其余的都好说。”小张学良半懂不懂,心头却像裂开了条缝。
后来呢,他才发觉自己只是赌局中的一枚棋,是“表嫂”的众多男友之一,更让他心底结了根刺。原来她本是暗娼,和他谈情时还同时跟十多个男人“周旋”。那些知情的男人,有的甘心做“连长旗下的兵”,有的傻乎乎被哄着。空气里全是暧昧的味儿,他却孤零零地,被“大人世界的脏东西”打了个措手不及。有那么一刻,张学良大概恨过自己,也恨过林氏。可怨、可悔、可耻,但更多的是迷茫。他的少年,早早就被生活磕出了裂痕。
张作霖知道后,也没多说,只是给了表哥一大块钱,让他们离开奉天。从此林氏就淡出了他的生活,“初次爱”成了一颗伤心的钉子,也成了午夜梦回时挥不去的阴影。
不过,一个男人的心里,不只有泥巴,也想盛点月光。小时候种下阴影,长大后拼了命往光明里跑。张学良后来遇到过很多美人,但说到“最爱”,晚年念念不忘的却是贝夫人——蒋士云。
蒋士云,可不是寻常漂亮姑娘一枚。出生书香门第,父亲蒋履福是北洋时期的外交官,家里规矩多,却也见过世面。蒋士云小时就聪明,女校出身,法语、英语都能几句,气质温柔而不软弱。传说她曾在法国留学,回来就俨然一派“民国知识女性”的俊朗。
俩人头次碰头,还是她跟着父亲在北京时,但那会儿张学良已娶了于凤至,自身情事一堆,旁边还有个谷瑞玉。蒋士云才不过十五、六岁,谁看得上谁都说不准。命运嘛,跟绕圈圈似的,很难说清是巧合还是注定。
过几年,张学良去了上海市长的晚会,名流云集,蒋士云也在场。她坐在会场一角,举止言谈把周围人衬托得像背景板。张学良向来只等女人主动搭讪,这回却自己走过去。为啥?他也说不清,或许是心气不顺,或许是久经风月才碰上真正的亮色。
宴后,两人开始写信。一来一回,聊些生活琐事、花草天气,字里行间藏着细腻的心思。有些情感,就是得靠信纸慢慢熬。写信那种小紧张,谁没体会过?写着写着,心里揣着点“小秘密”,要强装镇定,却又抓心挠肺地等答复。
信里的张学良,有点傻,有点真。他说蒋小姐养的玫瑰好看,说嫩黄色的衬裙最配这个季节,像是回到少年时代,口气里透着阳光。两人都不管年龄、身份这些麻烦事,只想沉溺在春风里。有时候我觉得,这种情感反而比一见钟情还要让人上头,因为每个人都懂装睡,可现实只允许你醒来。
蒋士云家里发现两人的“苗头”,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安排她再次出国读书。她一心想让张学良娶她,但人算不如天算——那时候赵一荻已经悄悄成了张学良的新主心骨。蒋士云懂事,心硬也心软。最后,她洒脱地说要走了,临别只求一个拥抱。
“蒋小姐,不论身在何处,都是最闪耀的。”张学良说。他知她的好,也知那种好会一直在心口搁着。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明知不可能,却还是紧攥一段没来由的心疼。
张学良混迹过无数花丛,可有几个真的“留根”?抑或说,有几个能把他往真正的“人”那边拉一拉?说到“高手过招”,还得提林徽因。
林徽因是谁?民国出了名的才女。她不是某某的谁,也不是谁家的谁,她就是她自己。建筑学大师,书画琴棋皆通,气场几米远。张学良对漂亮女人有抵抗力吗?当然没。但碰到林徽因,他彻底吃了个闭门羹。
有一年他做东北大学校长,竟然找个借口要林徽因来给自己当“家庭教师”。这种把戏,一般姑娘也就糊弄过去了,林徽因却不是吃这一套的主。人家当面拒了,事后就借养病溜了。东北大学学生都知道这事,连带着校内的气氛一度很尴尬。张学良因为搞魔术般的提名,还抓了院长出来威胁。没多久,院长们放了,人心散了,林徽因和梁思成也搬离了东北。
张学良后来讲自己见林徽因,总不自觉想起小时候的表嫂——同是“林氏”,心头的味儿却截然不同。他知道这段往事不光彩,于是干脆装没事,偶尔讲段子带过去。
晚年,张学良对自己的“风流账”也有调侃。他说:“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不是英雄,唯好色似英雄。”你看,能把情事聊得这么坦荡,说明他一辈子虽不全是名正言顺的风流,却也活得不憋屈。
家里红旗不倒,外头彩旗飘飘。这种日子谁都向往,但真过起来,多点人味,少点神话。张学良风光一世,任情使性。有时候风流是病,有时候也是命,谁又能说清呢?至于那些“花花公子”的称号,他心里许是并不介意。只是,人生路上那么多人来去,有没有真把他暖过一颗心?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不算完。人这一辈子,最遗憾的事也许就是——自认风流,偏偏一生只有一个真正的好女人。剩下的,就让时间自己去消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