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晚年为何要得罪读者,修改王语嫣的结局,让她离开段誉?

发布时间:2025-09-30 16:16  浏览量:1

武侠小说作者多不胜数,然而在众多作者中,能够独占鳌头,引领一个时代的当属金庸先生了。古龙一生创作了70多部武侠作品,梁羽生也有35部作品。

金庸却仅有14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虽然数量上少一些,但是金庸先生重质不重量,他笔下的作品基本每一部都很是经典,让人百看不厌。

当然金庸的武侠作品之所以如此经典耐看,这就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改书。最初版金庸小说,也就是连载版,内容极其繁琐冗长。

因为那个时代阅读刊物本来就很少,再加上社会节奏也慢,读者们可以耐下心来慢慢看。可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慢慢没了耐心。

这种繁琐冗长的剧情自然就不行了,于是金庸进行了第一次改书,不断地精简删除,让剧情看着更为轻便流畅,这次改书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

也正是因为这次改书,确定了金庸武侠小说作者第一人的成就。大家看的最多,甚至被电视剧所多次翻拍的,就是金庸第一次改书后的“三联版本”。

然而金庸还有过第二次改书,是在封笔后,晚年又对作品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动,也是这次改动令许多读者极为不满,特别是对《天龙八部》的修改。

比如说对于女主王语嫣的设定,在三联版中,最终段誉和王语嫣走到了一起,大团圆的结局。可金庸修改后变成王语嫣又离开了段誉,回到了慕容复身边。

这就让读者们不理解了,王语嫣生父段正淳以及母亲李清萝皆因慕容复而死,二人之间算得上血海深仇,王语嫣不报仇也就罢了,为何还照顾仇人?

何况段誉还是大理未来国王,慕容复已经疯癫,王语嫣的行为实在让人迷惑。关于这个问题,在下给出的答案是,金庸先生年龄段的心理变化。

第三次华山论剑时,众人之间没有比武,为何选周伯通做五绝之首?用黄药师的话说就是,老顽童心中无名利,哪怕是他和一灯大师都做不到。

名利两个字,世间又有几人能看透?早期的金庸重利,大团圆的结局不过是讨好读者,大家都很喜欢和和美美。可到了晚年,利之一字已经看淡。

更看重名,希望作品能够完美,经久流传成为经典,所以明知道会得罪读者,还是依旧修改了人物的结局。《天龙八部》是一部佛门思想为核心作品。

佛门讲究众生皆苦,乔峰的结局,才是比较合理的剧情,段誉和虚竹的结局太过完美了,完美的有些太过梦幻。修改后,段誉暗合了人生八苦中的求不得。

其实仔细推敲,大团圆结局根本说不过去,只是成人童话。王语嫣凭啥会无怨无悔跟着段誉?当初她那么爱表哥慕容复,为了慕容复甚至可以不顾一切。

可慕容复要迎娶西夏公主时,王语嫣就寻死觅活的,可见她是个爱情至上,十分任性的小女子。慕容复只是想借助西夏驸马身份为他复国而已。

并不是真的喜欢西夏公主,哪怕如此王语嫣都无法容忍。反观段誉这可是位花花公子真的风流,身边莺莺燕燕多不胜数,木婉清、钟灵儿等。

王语嫣凭啥能接受段誉妻妾成群?逻辑上都讲不通。就不说王语嫣了,三个女人一台戏,哪怕是木婉清、钟灵儿等女子,看到王语嫣如此受段誉宠爱?

后宫争宠不得给她穿小鞋,玩一出宫心计?这是人性。别说金在庸改文时,还真加了这么一段戏码,大致是王语嫣和段誉在一起后,看到他身边女子很多。

而且众女还有意无意抱团挤兑,针对她,王语嫣也只有靠着绝美的容貌,才能压众女一头。可有一天王语嫣在梳头时,竟然发现了一根白发。

于是变得很紧张,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老,段誉不再宠爱她。所以就缠着段誉帮他寻找逍遥派遗迹,找寻能够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方法。

段誉带着王语嫣等众女来到了,当初他得到奇遇的地方,无量山琅嬛福地中。可惜在这里并没有找到,能够令人青春永驻,保持容颜的办法。

本来王语嫣就备感失落,这时候众女中有一人看着神仙姐姐雕像开始嘲讽:

只有这尊玉像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再过十年,百年也不会老了半分,王姑娘到了那时候,怕早已满头白发了。

这些话字字扎心,王语嫣青春永驻的梦碎了,留在段誉身边还不断受众女排挤,因此怒而推翻神仙姐姐玉像,选择了离去,段誉看着她的背影也没做挽留。

金庸的作品一直在避免写“人性”,他曾做过一次这方面尝试《连城诀》,结果比较暗淡。晚年最后一次改书,其实就是加入了“人性”而已,还是惹人厌了。